第十四卷 洞庭湖風雨 第二十五節 乃日(第2/2頁)

能在高山白雪間活下來的民族,本來就彪悍,再加上活的艱難,所以就把死不當一回事,打起仗來兇狠,殘暴,厲害的給自己臉上塗上黃泥,表示自己很厲害,不要惹我,慫一些的就會被人家在後腦勺上栓一條狐狸尾巴,表示膽子小的和狐狸一樣容易受驚。

他們一般不敢來陰山的,侯大將軍不準他們帶著兵刃下來,抓到了就會被串在木頭樁子上,下場淒慘,只是為了交易才敢赤手空拳的從高原上下來,拿他們的東西來陰山做交換,換點鍋子,烈酒,糧食麻布回高原,不過還好,這些人非常的誠信,那日暮就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上一回,吐蕃人帶的五十張雲豹皮,不夠換十壇子烈酒的,那日暮就準許他們賒欠,頭人拿自己衣服上的一顆紅珊瑚珠做抵押,就回去了。

誰知道在風雪最大的時候,來了三個吐蕃人給雲家送來了補償,兩張巨大的黑熊皮。那日暮招待他們喝了一肚子酒就回去了,後來聽雲九說,這三個家夥在山口被凍成了冰雕,珊瑚珠子還攥在手上不松,他沒敢動,就回來了。

侯大將軍也對這些人能在風雪最大的時候從高原上下來很好奇,派了最精銳的斥候去探路,結果,二十個人,就回來八個,剩下的全部把命丟在了雪原上,帶回的就一句話,三五個人或許能過來,大軍想要過來,一點可能都沒有,巴掌寬的小路上全是冰雪,底下就是萬丈懸崖,掉下去,好半天才能聽到落地的聲音。

侯大將軍這才安心,今年開春的時候那日暮讓來這裏的吐蕃人給那個頭人帶信說,我又沒有催著你把貨物送過來,乃日的時候給我就很好了,怎麽還大風雪的派人來,勇士的性命不是這樣糟蹋的。

那日暮戴上面紗,穿上自己的誥命服飾,插上一支飛鳳簪子,做工精細,只要走路,這只飛鳳就顫巍巍的好像在飛,那日暮喜歡這支簪子,因為辛月沒有,這是皇後賜給那日暮的,是閨女出生的時候賞的,今天必須戴上,宦娘說,這就是身份!

小丫頭拿著兩個包子身後跟著大狗,自己吃一個,把另外一個包子遞到旺財的嘴邊,只見旺財的舌頭一卷,嚼都沒嚼,就咽了。丫頭驚奇的掰開旺財的大嘴要看看它把包子藏哪了,被宦娘在屁股上抽了一巴掌,帶著她去洗手,老天爺,誰家的貴女會去掰狗嘴,想想明年開春就要去見侯爺,宦娘就一陣陣的頭疼。

咚咚咚的戰鼓聲響起,一隊騎兵從丘陵後面緩緩地走出來,旗幟上一個碩大的張字表明來的人是代州都督張寶相。

李靖就是差點被這家夥坑死,當初幹掉頡利之後,張寶相稟報說夷男可汗帶著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陰山,為此,李靖和李績,柴紹特意準備了一個大口袋,打算把這個夷男可汗一口吞掉,誰知道包圍之後才發現這家夥只帶了五千親衛,是來觀察大唐有沒有繼續進攻的欲望的,沒打算打仗,這下子事情大條了,謊報軍情是個什麽罪過,誰都清楚,李靖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就隱瞞了此事,結果,百騎司的家夥把這事一五一十的匯報給了皇帝,害的皇帝以為大將們要造反,把雲燁支走,拍了長孫無忌去了定襄軍查看,又派只有十二歲的李恪去給柴紹送藥,打算看看實際情況如何,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後。

多事的李靖就被弄回長安當府尹,待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不敢動彈,柴紹回京就成了文官,再也沒有碰過軍印,至於張寶相大家似乎忘記了這個人,誰都沒再提起,這讓雲燁對這個神秘的家夥充滿了警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