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蟄伏 第二十六節 負重的李二(第2/2頁)

李二閉著眼睛思量了一陣子緩緩說:“相比別人,我更相信雲燁的判斷,錢莊本來就是他和太子,還有恪兒鼓搗出來的,所以如果世上有一個人最清楚錢莊利弊的人因該就是雲燁,回到長安之後,錢莊的事情我們需要好好和他談談,我只擔心錢莊的發展太快,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夫妻兩相對無言,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涼亭子裏顯得更加的幽靜。

雲燁被一輛豪華的馬車接去做客了,請客的人就是薛萬徹,等到雲燁到達薛萬徹在嶽州府邸的時候,許敬宗已經酒意半酣,半躺半臥的靠在錦榻上考校薛萬徹大兒子的學問。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許延族問薛子懷此話何解?”

薛萬徹的大兒子雖然身子和他父親一樣雄壯,但是眉目卻清秀,正在低頭遣詞造句,打算考慮周全了再回答,很明顯和他父親是兩個性格,一個浮躁,一個沉穩。薛萬徹平生最恨的就是咬文嚼字,這一會去屏氣收聲,目不轉睛的看自己的兒子,面色緊張,酒杯裏的葡萄釀都已經灑到錦塌上了依然不覺。

薛萬徹的大兒子終於打好了腹稿拱手說道:“此語出自《論語》顏回篇第十二,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

雲燁站在門外直到薛子懷回答完畢才拍著手掌走了進去笑著說:“延族兄今日好雅致,怎麽想起考校子懷的學問來了,這孩子一向勤勉,並沒有因為生活富庶而改變自己的志向,這樣自律的孩子將來必然會是一個有出息的”

薛萬徹大笑著站起身迎客,身後亦步亦趨的跟著一個清秀的婦人,看到薛萬徹志得意滿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女人滿足了他對女人的一切渴求。

“雲兄來的晚了,罰酒一殤可是逃不掉的,來來,先飲了這杯罰酒,再喝迎客酒不遲。”那個婦人盈盈下拜,拜謝了雲燁的援手之德,這才斟滿了一殤酒,由薛子懷跪地獻酒:“雲叔叔的大恩大德薛子懷永世不忘,請酒!”

“小事一樁,折騰孩子做什麽。”雲燁佯裝發怒,還是接過薛子懷手裏的酒杯,一飲而盡後,撫著他的頭頂說:“你剛才回答延族先生的問題,回答的並不完美,你聽著:‘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麽是仁的主要解釋。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方能稱之為仁。

你要記住,看書不是要求你片面的理解這句話,而是要用心去體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它的含義,其實這就是做學問,並不深奧。

看樣子延族兄有意收你為弟子,如此良機為何不知把握,見到延族先生這樣的名師只要有機會就要納頭就拜,三分把握都嫌多,你性子沉穩,謀定而後動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會幫你占到便宜,人是善變的,有機會就要把握,老天爺在你的一生裏不會給你太多的機會,抓到了就能改變你的一生。”

薛子懷聽到雲燁的話,站起身來撲通就跪倒在許敬宗的榻前,連連磕頭不已,每一聲都脆響無比。

婦人看到薛子懷額頭已經有了血漬,習慣性的想去護住兒子,卻被薛萬徹牢牢地拽住,鐵血漢子流著眼淚對婦人說:“這是孩子的造化,千萬莫要耽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