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蟄伏 第三十九節 被坑慘了(第2/2頁)

魏征似乎看透了雲燁的心思笑著說:“老夫倒黴自然不會牽連雲侯,家小陛下也不會為難的,這一點可以肯定,老夫只要求雲侯能在老夫出事後,保下侯君集家小的性命,這事本來是老夫必須做的事情,看來沒什麽機會了,就拜托你了。”

“這事您不說我也會全力以赴,小子受侯家恩惠良多,豈能在這個時候袖手旁觀。您只管放心,就算是沒有人肉路面的事情,小子也會拼盡全力。”

魏征點點頭拎著手裏的盒子就要去李二的帳篷裏。

“鄭公,您手裏的盒子裝的什麽?不會是要和陛下火並吧?”

“哈哈哈,這裏裝的是害民惡賊的人頭,老夫這就要去問問陛下,二百四十七名百姓何辜,要遭此毒手?雲侯,老夫去也。”

老家夥瀟灑的就像是拎著禮盒去拜訪老友,誰能知道他已經做好了承受狂風暴雨,接受最糟糕的命運,這一瞬間,雲燁認為自己把老家夥的眼睛治好,實在是太正確了,大唐或許真的少不了這樣的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因為皇帝的帳篷邊上已經跪了一地的禦史,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正在等待,魏征的到來好一起向皇帝發難。

奶奶的,這群家夥惹不起啊,以後見了穿禦史袍子的家夥必須要繞道走,這是一群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性命的瘋子。

和高大的魏征相比,雲燁乖乖地把身影藏在一棵巨大的松樹後面,捂上耳朵,蹲了下來,什麽都不行聽,什麽都不想看,如果能鉆進松鼠洞雲燁一定會鉆進去,連松鼠都看不起雲燁猥瑣的姿態,從樹頂上往下扔松果砸他……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雲燁開始用小小的聲音吟誦《出師表》好有聲音在自己的捂住的耳蝸裏轟鳴,這樣自己就聽不見李二的暴怒聲,魏征的斥責聲,軍士的騷亂聲,群臣的哀求聲,要知道捂上耳朵之後自己的聲音在耳蝸裏會變得更大。

背著背著,眼淚就嘩嘩的往下淌,當忠臣確實需要膽量,可惜自己沒有,也不敢,只能猥瑣的躲在樹背後悄悄地背誦《出師表》希望皇帝能再一次容忍魏征一次,看在他苦心孤詣的份上不要奪走他的生命,雖然背誦《正氣歌》顯得更加宏大慷慨一些,但是雲燁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出師表》,因為劉禪不會殺諸葛亮,文天祥寫了《正氣歌》就死了。

直到這個時候雲燁才發現自己討厭魏征其實是一種嫉妒心在作祟,這是一個非常純粹的人,以前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為了一群當了基石的百姓,他連自己的命都不顧了,這種人確實活在自己的周圍,不佩服不行。

恨自己不爭氣,又被魏征感染的心頭思潮澎湃不休,所以就任由眼淚肆意橫流,一遍一遍的告訴自己,記住了,一會出去了一定要把眼淚擦幹凈,點一堆濕柴,就說想烤土豆,眼睛被煙熏壞了。

透過迷蒙的淚眼,雲燁發現自己周圍好像站滿了人,“嗷”的慘叫一聲就落荒而逃,也不管站在自己身邊的是什麽人。

李二一臉黑線的問魏征:“他跑什麽?”

魏征嘿嘿的笑著說:“大概是被陛下看到他痛哭流涕的樣子羞愧難當,自然要跑了。”

李二疑惑的說:“背《出師表》能背的嚎啕大哭的也就他一個人吧,這裏又不是五丈原,就算是懷念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忠心一片,也不至於哭成這樣,一定有古怪。”

魏征打開盒子從裏面掏出一面印綬對李二說:“陛下,高麗戰俘已然處決完畢,微臣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