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智慧之城 第十六節 寒冬記事(第2/2頁)

兕子是孫思邈藥廬的常客,老孫總想著先把兕子的身體調養的強健起來,可是發現這樣也行不通,兕子的心臟太脆弱,承受不了過多的壓力,想要身體好,首先就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體重上去了,血液的總量就會增加,心臟無法承受,老孫只好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控制兕子的體重,目前看起來還不錯。

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了,書院的學生頓時就緊張起來了,每年期末考試之後總會有很多恐怖的事情發生,比如某某被自己的老子吊起來拿皮帶抽,某某整個寒假過得慘不堪言,吃著豬食還要溫書,某某的親事都告吹了雲雲。

雲燁在考場裏來回的轉悠,他發現作弊這種事情大唐和後世幾乎沒區別,文科還好,文章沒辦法抄襲,見解也沒辦法抄襲,算學就不一樣了,大唐的學生學習算學非常的吃力,李泰這種妖孽不能算在裏面。

一進一出兩根管子的事情,硬是把這些學生為難成什麽了,這個時候,咬牙者有之,切齒者有之,沮喪者有之,呆若木雞者有之,這個時候,如果那個瘋狂的水池管理員在這裏,會被他們活活的掐死。

唐人看世界都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感性的看待這個世界,“白發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鯨吞”“千杯不醉”就是感性到了極致產生出來的錯覺,微觀的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痛苦的,他們寧願霧裏看花,也不願意接受殘酷的事實。

而算學一道恰好是要不得那些東西的,大概,可能,也許,這些詞匯不屬於算學,不把事情分派個清楚明白,就不是算學。

他們的痛苦雲燁看在眼裏愁在心上,怪不得自己這種半瓶子水的人在大唐都能成為算學宗師,這沒有什麽好驕傲的,是一種悲哀,所以他看著這些學生的眼光就變得冰冷起來,而那些想要作弊的學生就顯得更加的無助。

“書,論,碑,記,序,表,傳,贊,賦,檄,詔,疏”“這些文體你們都能嫻淑的掌握,為何就對一個水池子毫無辦法?因為那些東西是你們做官必須要用到的東西,而算學是可有可無的嗎?

告訴你們,你們想錯了,今後做官數據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想要渾渾噩噩的做昏官就不要重視算學,因為算學才能讓你清楚明白的知道你們將來管理的地方到底哪些是優勢,那些是劣勢,現在給我靜下心來仔細考慮,這些題目都是最簡單的。”

李綱先生從窗外看到這一幕,點點頭滿意的離開了,雲燁能夠沉下心思好好的教書這讓老先生非常的滿意,不再去蠅營狗苟的往朝堂上混,他認為這是在改邪歸正,大唐的教育才應該是所有人應該重視的。

關注期末考試的不光是書院,李二也非常的重視,每一次期末考試的名次表他都會親自觀看,並且做出重要的批示,尤其是操行那一欄他更是會重點關注,書院的評判還是十分準確的,每當李二想要用一個書院學生的時候,就會從書院調閱那個學生的档案,他不會只看表面,他需要對自己要用的人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如今,大唐的档案館正在緊張的修建中,以後官員的履歷不可能再放在吏部任由蟲吃鼠咬了。

他也不會因為學生的某一次考試沒考好就輕易的舍棄一個人,他發現這樣的表格非常的實用,於是大唐的官吏們的桌案上又多了一樣奇怪的工作,那就是填表。

大雪漫天飄散的時候,書院的寒假終於來臨了,外地的學子繼續留在書院,能趕路回家的學生就匆匆的趕路回家,書院再好,終究不如自己的家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