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戰火 第二十八節 代價(第2/2頁)

房玄齡心中一驚,翻開首頁,上面寫著一行大大的字,名曰:《祈母書》,見到這個名字房玄齡眼前一陣陣的發黑,強忍著心頭的震撼,將這一個手劄放在文書的最下方,想要黜落這本奏章,這是他能為太子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什麽是《素冠》?這是一首談論同情心的詩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是說,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它是設身處在遭遇不幸的人的境地,替他人著想,替他人擔憂,分擔他人的不幸。這是人之常情之一,同時也是仁愛之心、博愛之心的體現。

可是太子妃的悲劇是誰造成的?正是當今的皇帝,是他權謀鬥爭之後的產物,就算是不對,也不能說,事關侯君集謀反,誰敢摻合?

不得不說太子這幾年做的還是不錯的,從不提起,也從不過問,自己每月的初一十五會住宿到冷宮陪伴前太子妃,也沒有重新立太子妃的打算,就是向自己的父親表達了自己的心聲,算是盡到了夫妻的職責,最近聞聽太子妃有喜,這才是讓太子妃重新返回東宮的契機,等到孩子生下來之後,皇帝皇後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太子妃留居冷宮,這件事情就會悄無聲息地化解掉。

現在好了,常山王這一胡來,竟然膽敢指責皇帝缺少同情心,一介婦人的生死皇帝是不會在乎的,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將自己的母親置於危險的境地。

自從舉世攻唐以來,無數的人已經在指責皇帝的好大喜功,征戰不絕,才會有這樣的禍事,為此皇帝已經黜落了不下七位言官。

這時候逆鱗一旦被觸動,常山王的下場一定淒慘無比。

固執的人一旦鉆進了牛角尖,就無藥可救,魯莽的常山王居然換上了白衣白冠,跪倒在萬民宮前為母親求情,不論李煙容如何的阻攔依然被他驚動了正在午睡的皇帝。

太子遠在營州救濟災民,無論如何也來不及阻攔,房玄齡匆匆的跑到萬民宮,看到眼前的一幕幾乎昏厥過去。

李象居然當著皇帝的面,大聲地吟誦《素冠》雖然恐懼的全身發抖依然倔強的一字一句的念了下去,李二的臉色如同惡鬼般猙獰。

“庶見素韠兮,我心蘊結兮。聊與子如一兮。”李象堅持著念完了這首詩歌,還沒有說出自己的要求,就聽皇帝冰冷的聲音。

“念完了?你是在指責朕沒有同情心?朕的孫子在指責朕沒有同情心?”李二的聲音變得尖利起來:“誰教你如此成功的激起了朕的怒火?”

李象擡頭看到皇帝爺爺扭曲的面孔,呆滯地說:“成先生教我說的。”

“成大庸?你的先生?李象,你要問計為何不問明白人,為何偏偏要問一介腐儒?”李二忽然就不生氣了,聲音也變得平緩。

李象的身子抖得像篩糠,結結巴巴的說:“孫兒問過雲壽,雲壽說他爹早就說了,這事不能提,也不能說,最後會慢慢解決的,孫兒也問過內府詹事李義府,李義府說,為什麽現在要提這事?沒有必要。”

說到這裏李象的聲音忽然拔高了三分恨恨地說:“他們都看不起我,都是在敷衍我,我娘有了身孕,她不能再留在冷宮,再這樣下去,她會死掉的,只有成先生肯幫我出主意,他說只要我念了這首詩歌,一定能讓您升起惻隱之心,皇祖父,求求您,饒了我娘吧。”

李二的臉色徹底變得平緩了,走上前去將李象扶起來,仔細的打量了一下李象溫言道:“你繼承了你父親的善良和孝順,卻沒有繼承你父親的智慧,也罷,善良,孝順也是兩種美德,不算錯,你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來為母親求情,朕怎會不應允,來人送蘇氏出宮!”

立刻就有宮人奔向冷宮準備蘇氏出宮的事宜。

“加封常山王李象為衡山王,表彰他的一片孝心。”

房玄齡站在台階下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原本以為皇家的傳承能夠平安順利的傳承三代,現在全部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