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家國安 第四十六節 暗訪(第2/2頁)

孫思邈出來了,邀請李二和雲燁去他的書房談話,剛剛坐定,孫思邈就為難的說:“兕子的心臟;老道我沒有發現有任何好轉的跡象,但是這個孩子的氣血卻非常的充盈,這就怪哉了。

心為命之母,想要長壽,這道坎是繞不過去的,但是老道也有發現,那就是兕子的血脈充盈,但是呼吸卻極為悠長,而且她的心跳要比常人緩慢一倍以上。

老道問過兕子了,沒人對她用過過血這樣的手法,也就是說,她充盈的氣血來自於她本身,與外力無關。”

“朕不問兕子的身體到底是怎麽好的,只問兕子的病是否已經好了,只要兕子的病好了,朕就大赦天下,如果她的病還沒有好,朕再給她延請高明。”

“回陛下的話,微臣不知,氣血充盈的沒道理,兕子公主健康的也沒道理,以氣運血之法,微臣首次得見,所以無法得知後果,不過有一點微臣非常的肯定,兕子公主不宜婚嫁!”

李二點點頭對孫思邈說:“不宜婚嫁的話你以前也說過,現在最差也不過是個不增不減而已,只要兕子的身體康復,不嫁人陪著朕過一生也就是了。”

長孫牽著兕子的手從裏間出來,再一次感謝了孫思邈之後就帶著兕子回宮去了。

孫思邈閉著眼睛沉思了良久之後,突地睜開眼睛大聲說:“沒道理,好的沒道理,道家講究練氣,可是老道我還沒見到有誰練氣有成的,而且練氣一道需要時間,兕子區區兩年就能以氣運血,這根本就不可能。”

雲家三口人畏懼的看著大發脾氣的孫思邈,從來不生氣,不發脾氣的孫思邈發起火來原來是如此的駭人,看都不看雲家三口,推開放屍體的那間房子,就再也不見出來。

李二有些自欺欺人,他只願意看到健康的兕子,哪怕這種方式是有危險的,不過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應該有的情感。

作為兕子的父親,李二是合格的。

第二天雲燁在兵部就接到了皇帝大赦天下的詔書,其實這樣無原則的赦免雲燁是認為不合適的,除了大逆之罪,其余的都在赦免之列。

自貞觀以來,天下大富,民風逐漸變得奢華,天下間什麽稀奇古怪的罪案都有發生,唯獨大逆謀反之類的罪名很少見,就算是有,相比泱泱大唐,實在是不足為奇,如今天下牢獄為之一空,這樣做真的合適嗎?

抗辯的奏折遞交了上去,卻石沉大海一般杳無音訊,同時上抗辯折子的還有房玄齡,馬周,等人,連長孫無忌都認為這樣做很不妥當,現在牢獄裏關押的人犯都是被確定有罪的人,他們的罪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懲罰,就輕松出獄,估計人世間又會發生非常多的悲劇。

然而,李二並不為所動,三天後復核程序走完之後,大唐境內所有的囚犯都高興地走出了監獄,包括殺人的兇手,害命的強盜……

下了差,從皇城裏出來,看見了曲卓站在路邊,但是沒有和雲燁說話,只是指指自己,又向南邊指了一下,就匆匆的混在人群裏消失了。

他現在供職於都水監,已經算得上是裏面的高層,看到他給的奇怪手勢,雲燁的心裏就一片舒坦,能讓他這樣認死理的人幫著自己通風報信,簡直太難得了。

都水監的人去了南邊,伸長了脖子做眺望狀,就說明這一次去的人要去很遠的地方,這樣的啞謎對雲燁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很輕松的就猜了出來。

南巡,李二還是被說動了,至於他要都水監的人去監察自己將要去的南方,還是派人去了遙遠的遠島,這都不是大問題,只要他的目光面向了帝國南方,就是一個好兆頭。

寫好了給侯傑的信,雲燁又把他放在燭火上燒了,不是因為這件事情見不得人,而是因為沒有必要,都水監的人即使踏上遠島,勢單力薄也毫無作用,唯一能夠傳遞給李二的消息就是遠島的見聞。

恐懼來源於無知,擔憂也來源於無知,猜疑更是因為無知才會產生,讓李二自己看到一個真實的遠島,要比雲燁給他講述一萬遍都要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