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紅日升 第三十四節 商賈的呐喊(第2/2頁)

李承乾現在掌管著內府,對於商人他有著不同的看法,甚至認為這些人乃是帝國的中流砥柱,勛貴們被雲燁和長孫無忌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皇族卻被自己的父皇牢牢地握在手中,自己這個太子殿下,唯一能爭取的就是這些被人遺棄的商賈,這些有著強大能力,卻沒有相應地位的人群。

這些年,李承乾的眼光變得深遠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幼稚的認為,只要自己有大義就能獲得絕對的尊敬,事實上如果不是站在中立位置的雲燁站了出來,自己這個太子經受的壓力會大的無法想象。

“呵呵,太子到底有了幾分儲君的威嚴,至於商賈能否主導這次《商律》的修訂,那就看陛下的意願吧。”

長孫無忌說完話就抱著勿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閉目養神,只有潮紅的面色,證明他的心緒並不安寧。

李二出來了,每當陽光照耀到寶座上的時候,他就會準時的坐在王座上,與太陽同時掌握這個光明的大地,是李二近年增添的一個習慣,以至於司天監總是要計算日出的準確時間,為此,司天監和玉山書院共同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學院,專門研究一年四季日出的時間,至於有資格擔任這個院長的,就是書院的名宿趙延陵。

把光明之山這顆巨鉆鑲嵌在皇冠上這是李二的一個惡趣味,他的腦袋上光芒四射,光明之山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是一團明亮的火焰,不管是誰看皇帝的時候都需要眯上眼睛。否則看得時間長了,眼睛就會變得紅腫,李二把這叫做帝王的威嚴。

“朝會開始,百官大禮覲見!”一個宦官扯著嗓子大聲的吆喝。

大朝會向皇帝參拜這一條在大唐從來沒有改變過,整個大殿上,只有寥寥的三五個淩煙閣上人只需要抱拳施禮以外,其他的都要跪拜,李承乾也不能免俗。

在李二說了一聲平身之後,朝堂就陷入了一片死寂,長孫無忌不發話,別人不能說。

過了一會,長孫無忌出班啟奏道:“啟稟陛下,大將軍程處默,銀青光祿大夫尉遲寶林,一體保舉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雲壽繼任嶽州刺史,奏本在此,請陛下禦覽。”

李二對這件事並不感到奇怪,也實在是沒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嶽州刺史是自己早年為了分散勛貴在長安的勢力,做出的一項國策,效果非常的好,現在文武分家,雲家人去擔任嶽州刺史沒有什麽關系。

“朕不記得嶽州刺史崔秀有何不妥之處,這次換任所為何故?”

“崔秀在嶽州多年,克勤克儉,任上多有美名,臣等一體認為此人應當簡拔至長安,臣以為,散騎常侍足以酬功!”

李二聽了長孫無忌的話,笑了一下,翻開奏章,那紅筆批閱了一下,就讓宦官拿給長孫無忌,此事就算塵埃落定。

批閱完奏章的李二一擡頭就看到了肥碩的何邵,愣了一下,二等臣子裏面何邵的體型過於醒目,想看不見都不行。

“何邵?”李二問了一句。

已經緊張到極點的何邵聽到皇帝在呼喚自己,三兩步走到中間,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同搗蒜一般的回答:“正是微臣,正是微臣!”

所有人都鄙視的看著何邵,大朝會跪拜皇帝這是典誥的要求,奏對之時,怎麽也成了磕頭蟲?實在是有失臣節。

“你站在朝堂上倒是一件稀罕事,不忙著賺自己的銀子了?”李二用戲覷的語氣問何邵,在他看來,何邵來到萬民宮,就是來過上朝的幹癮的,他不相信這個唯利是圖的人能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陛下開恩,給吾輩商賈一條活路。求陛下開恩,給吾輩商賈一條活路!”事到臨頭,何邵的膽子居然變得大了起來!一邊磕頭,一邊大聲的說出了自己早就想說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