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四海平 第五十五節 皇帝的作用(第2/2頁)

因為有了這些罪狀,衡山王就算回到長安,也難逃一死,楚公在衡陽就把這件事情做了,是不想你手上沾染自己兄弟的血。一個臣子做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赤膽忠心了,不過人家的忠心不是給你的,是你皇爺爺,父皇留下來的遺澤,雲燁這樣的臣子,你還駕馭不了……

征剿過後,就需要刑部下去問責,民部下去撫民,大軍開始回歸軍營,大將準備班師回京,這是標準的流程,自古以來受命出征的大將都必須遵循這一點,不得有例外!以後如果有將軍不願意這樣做,你就拿出楚公的奏折給他看,如果依然不肯,你就要做好讓大軍圍剿的準備了……

李厥非常聽話的在和長孫研討,只要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會向皇太後請教……祖孫之間顯得非常的溫暖融洽。

李厥認真的在雲燁的奏折上批了紅字,沒有評語只有一個碩大準字,也就是說雲燁殺李象,獲得了皇帝的認可。

等到皇太後走了之後,李厥向殿前的那個宦官招招手,小聲地問道:“這封奏折是楚國公親手寫的?寫了多久?是先召見的斷鴻,還是先召見的你?”

那個宦官跪倒在地小聲的說:“啟稟陛下,這封奏折確實出自楚國公親筆,寫這封奏折的墨都是奴婢親自伺候的,從日落時分一直寫到了月亮出來,整整兩個時辰,期間楚公多次停筆,似乎非常的傷感。

奴婢和斷鴻公公同時在軍帳外等候召見,楚公先召見的是奴婢,奴婢帶著奏折走的時候斷鴻公公還在帳外等候。”

小皇帝非常的滿意,在他看來大將軍對自己這個皇帝還是非常尊重的,並不因為現在是皇太後監國,就無視自己的存在,小孩子的心思雖然單純,一旦有一個惡念頭種下之後,以後想要改正過來,那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所以雲燁對這位小皇帝顯得更加的重視,他可不想十年之後給自己招來無謂的麻煩。

同一片天空下,雲燁在欣賞小院子的格局,順便讓腦子休息一下。長孫在教導自己的小孫兒,長孫沖站在高樓上俯視著腳下繁華的長安城,長安的水門上進出的船只好像永不停歇,夕陽落在長安城上,整個帝都都似乎被染上了一層金色,這個世界雖好,終究不是屬於長孫家的。

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可以用自己的理智來抵禦來自心頭的惡念,我可能是歷史上最無能的權臣!長孫沖心裏這樣想。

一百零八聲凈街鼓開始鳴響,這個規矩從大唐建國之初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變過,被改變的只有人,長安城依舊熱鬧,做買賣的東西兩市依舊人聲鼎沸,長安城作為最繁華的政治中心,商業依舊繁盛,每年的賦稅收入依舊占據著大唐稅收一個很重要的比例,所以,在強大民眾呼聲中,官府開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凈街鼓依舊敲,底下的生意依舊作,鬣狗一樣的武侯只會在子時之後才會出現在大街上,或者敲詐一下晚歸的行人,或者從某個墻角找到幾個酩酊大醉的酒鬼。

中書省的燈火通明,門下省的燈火也徹夜未熄滅,六部也是如此,因為先皇的葬禮耽擱的政務正在被一點點的處理完。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個月之後,人們忽然發現,大唐即使沒有皇帝,整個國家依舊運轉的非常平穩,小皇帝的存在更加得像是一種象征,真正重要的是這些官衙依舊在強力運轉,只要有他們在,帝國就會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