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皇後的緋聞(第4/9頁)

蕭觀音以為是皇上回心轉意,召她入宮重偕舊好,她高興地急急前來,沒想卻是遭到迎頭一棒。耶律洪基把耶律乙辛的密奏和《十香詞》往桌子上一拍,厲聲喝道:“你這個淫蕩的賤人,看看你和伶人趙惟一做的好事!”

蕭觀音如同五雷轟頂,她立即明白是中了單登的奸計,便急忙辯白沒有此事。

“看看你寫得好詩!‘解帶色已戰,觸手心愈忙。哪識羅裙內,消魂別有香。’分明是寫趙惟一與你通奸時的戰戰兢兢的猴急之態!”耶律洪基早已氣得是聲色俱厲。

蕭觀音哭著辯解:“臣妾托國家之福,賴皇上寵愛,身居後位,天下再沒有哪一個婦人比我更尊貴了。況且臣妾又生育了皇儲,近日又添皇孫,兒孫滿堂,怎會做淫奔失行、遭千古唾罵的婦人呢?”

耶律洪基將《十香詞》摔到她面前:“這難道不是你親手所作的淫詞,明明是你的字跡,你還有什麽可抵賴的?”

蕭觀音回答:“這是宋國皇後所作,我不過應單登的請求為她抄寫一遍罷了!況且我大遼沒有‘親禦苑桑’之事,如臣妾做詩,哪能有如此詩句?”

耶律洪基說:“漢族女人教養深厚,且宋朝皇後何等人也,怎能做出大膽露骨的淫詩艷賦?再說作詩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實是虛實相間。如詞中的鳳靴也是宋國的服飾,你現在不也是正在腳上穿著嗎?”

蕭觀音急得直哭,她苦苦哀求說:“此事真真是單登騙臣妾而寫!”

耶律洪基聽了更加生氣,皇後的聰慧和善辯都是出了名的,自己經常被她教訓得說不出話來,直到此刻,自己手裏分明抓著她偷奸的把柄,卻還在狡辯。

耶律洪基愈加發怒:“你一向冰雪聰明,怎能中婢女下人拙劣的圈套。如此淫穢的《十香詞》,分明是你為趙惟一那個賤人所寫。現今又有單登、朱頂鶴的狀告佐證,你竟然還敢抵賴!”

耶律洪基越說越氣憤,順手抄起鐵骨朵(遼代兵器)狠狠地打在了蕭觀音的頭上。由於猝不及防,蕭觀音被打得栽倒在地,暈厥過去。

“來人啊,將這個賤人給我拖出去,囚禁冷宮,命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和宰相張孝傑一起審理此案,查清奸情,淩遲處死!”暴跳如雷的耶律洪基看著被打昏過去的蕭觀音,氣急敗壞地喊道。

皇後與伶人穢亂後宮,鬧得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大臣眾說紛紜。皇太子耶律浚聽說父皇命耶律乙辛和張孝傑審理此案,更是叫苦不叠。

蕭觀音在冷宮中,頭部的傷還在刺入骨髓地疼著。她想到自己一直提防著單登,最後還是毀於其手,她恨單登妖言惑眾,同時恨自己疏於防範,輕信了小人的謊言,以致有今日之禍。可惜一切都晚了。

才華出眾、性情賢淑的蕭觀音因為一首詩,不但讓自己丟失了性命,而且使大遼王朝陷入一片血雨腥風之中。

一件皇後的緋聞,讓大遼國的朝野上下一片嘩然,釀成了一場當朝皇後被誅的冤案,從而引發了令無辜的太子和無數忠臣為之含冤喪命的歷史悲劇。

對當今社會的影視界來說,沒有緋聞的明星,不是明星。而在封建社會的後宮之中,有了緋聞的皇後則意味著無法繼續總領後宮,母儀天下,甚至還有生命之虞。

這件緋聞的女主角是耶律浚的母後蕭觀音,她出身於遼代最顯赫的後族外戚大家族—蕭和家族,蕭和的曾祖父蕭阿古只是當年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開國重臣。蕭和在遼聖宗時期任過中書令,死後被追封為魏國王。而蕭和的長子蕭孝穆在遼代被視為國寶級的人物,曾擔任南京留守、北院樞密使等要職,死後被追封晉國王。而蕭觀音就是蕭和的親孫女。

蕭觀音姿容冠絕,風神嫻雅,嚴明端重,而且才華出眾,擅長寫詩,並精通音樂,能自作歌詞,尤擅長彈奏琵琶。重熙十二年,耶律洪基被進封為燕趙國王,納年僅十四歲的蕭觀音為妃,清寧元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繼皇帝位後冊封蕭觀音為皇後。由於蕭觀音長得美艷無雙,而且聰慧絕倫,能文工詩,擅長音樂,才色俱佳,由此博得了皇帝的恩寵。當時的遼國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孤穩壓迫,女古華革,菩薩來做特裏蹇。特裏蹇在遼語中就是皇後的意思。用現在的話翻譯過來就是:頭戴玉,足登金,皇後是觀音。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富有才情、美麗嫻淑的曠世才女,卻因為奸人的讒言,最終導致含冤殞命的慘劇。

當時遼國的屬地盡為大漠,四季多寒多風,遼人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的緣故,長期以來形成了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而畋漁的生活方式,從而一直沿襲下來。每年正月上旬,皇帝起牙帳至鴨子河濼,將牙帳置於冰上,鑿冰取魚。當河中冰化之後,乃縱鷹鶻捕鵝雁。晨出暮歸,弋獵不止。夏無固定場所,多去吐兒山避暑。秋天七月上旬,到伏虎林伏虎射鹿,夜半,令獵人吹角仿鹿鳴,既集而射之。冬天則去永州東南三十裏的廣平澱。此地東西二十余裏,南北十余裏。地甚平坦,四望皆沙磧,木多榆柳。其地饒沙,冬月稍暖,皇帝率北、南大臣於此會議國事,時出校獵講武,兼受南宋及諸國禮貢。如此一年四季,各有行止居住之所,遼人謂之“四季捺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