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禍起頭魚宴(第3/7頁)

馬植站起身,憤然作色:“大宋君臣日興夜寐,時刻都在思慮收復燕雲之地,此事天下有識之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宋使出使遼國,亦有覬覦窺探之心,大人您既然沒有推心置腹的誠意,那麽在下就提前告退了。”

童貫見馬植要走,急忙拉住他說:“先生不要生氣,我本在遼地,異國他鄉,又身負匡扶社稷的重任,豈可輕與他人亂談國家大事。今日見先生乃有識有謀之士,願聽先生的復燕妙計!”

馬植說:“當今天下之計,不僅大宋欲除燕復國,女真人對遼也是恨入骨髓,如果宋朝若能派遣使臣從登州、萊州渡海去同金人結盟,與之相約,南北夾擊共滅遼國,遼國滅亡便指日可待!如此祖宗基業可復,幽燕之地理所當然就會完璧歸趙啦!”

原來馬植見遼國邊害日深,盜賊蜂起,料定契丹遲早必亡,於是他在心裏謀劃著要歸附宋朝。他聽說鄭允中、童貫出使遼國,覺得機不可失,連夜求見,向童貫面陳滅遼之策。

“先生真是一個深謀遠略且識時務的才俊之士啊!”童貫聽罷,頓時喜出望外。

一夜密談。第二天,遼國的官員馬植失蹤了,而宋朝首都汴京的大殿上則跪著一個新加封為秘書丞的人。他就是童貫大力舉薦給宋徽宗的遼國官員馬植。

宋徽宗趙佶在大殿召見馬植,問他為何要叛遼歸宋。

馬植趕快抓住機會表白耿耿忠心:“臣名馬植,族本大宋子民,素居燕京霍陰,自遠祖已來,即出仕為官,臣雖披裘食祿於遼國,但猶不敢忘記腳下的土地乃我大宋的疆域,多年來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自己的故國,以至於日夜嗟嘆。臣雖位卑人微,但時刻都以光復我大宋河山為己任,從而使失散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早日沐浴大宋國泱泱傳承的華夏文明。現在天祚帝嗣位以來,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陵,民罹塗炭,宗社傾危,亡國之日,指日可待。馬植雖愚贛無知,度其事勢遼國必亡,馬植日夜籌思,偷生無地,感念古時聖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之語,欲舉家貪生南歸聖域,得服漢家衣裳,以酬素志,伏望察馬植忱誠,徜蒙皇上開恩,允我前去與女真人商談滅遼之策,則不勝萬幸!”

宋徽宗坐在龍椅上,不動聲色地看著跪伏階下的馬植。他的心在上下翻騰。

馬植的一席話打動著徽宗的心。

馬植慷慨陳辭,繼續向宋徽宗陳述他的聯金破遼的大計:“遼國天祚皇帝耽酒嗜音,斥逐忠良,任用群小,遠近生靈悉被苛政,萬民罹苦,遼國已是天年將盡,願陛下心念舊民身遭塗炭之苦,收復中原昔日之疆土,代天行道,以順伐逆。王師一出,舊地百姓必當壺漿來迎。願陛下速詔天下,萬一女真人得志,戰端一開,則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所以臣以為事不可待,陛下宜早作定奪!”

太師蔡京在一旁上奏:“皇上,臣以為,自古招徠有謀之士,乃國之盛德。何況又恰逢即將對遼國用兵之際,馬植歸明,且有智勇兼具之才,宜當留用。”

也許是因為宋徽宗具有美術天才的關系,他所信任和喜愛的親近重臣,儀表一般都很出眾。徽宗皇帝本人便是生得面如脂玉,唇若敷朱,風姿如玉,玉樹臨風,翩然有藝術家的風度。而他重用的蔡京也是眉目疏朗俊秀,風度儒雅從容。盡管蔡京和童貫都很有美男子的味道,但卻絲毫不妨礙他們做事的陰毒狠辣和卑汙猥瑣的為人。

宋遼媾和多年,先皇們奪回燕雲十六州的豪情已經成了不能實現的夢想,這個叫馬植的人讓徽宗突然之間看到了夢想成真的可能。天祚帝昏庸無能,北方女真已經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遼國必亡。宋朝復燕有望了,徽宗可以圓先皇們的夢了。宋徽宗心中暗想,與女真結盟共擊遼國,收復大宋的河山就在眼前。

收復燕雲十六州,建立一個完整統一的大宋,是大宋歷代皇帝念念不忘的大事。無論誰收復燕雲十六州,他都將成為大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皇帝,而徽宗趙佶自然不想錯過這樁足以名垂青史,告慰天地祖宗的豐功偉績。

宋徽宗大喜,他重重地懸賞:賜馬植國姓趙,名良嗣,賞秘書丞之職。待收復燕雲之地,朕還會重重有賞!

馬植跪在地上,叩首謝恩:“功名利祿於臣亦如過眼雲煙,只要能夠光復祖宗失去的江山,還聖上一個完整清朗的乾坤世界,那麽臣也就沒有什麽遺憾了。臣一定竭盡全力效犬馬之勞,當王師北定燕雲大地之日,臣方不負皇上賜名之恩!”

宋徽宗說:“你若能聯合女真抗遼,便是大功一樁,事成之日,朕便加封你為龍圖閣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