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陣子 第二章 天河 (一 下)

“右相大人英明!”話音落下,周圍立刻湧起一片贊頌之聲。特別是如願給自家弟弟討得了好處的宇文德、宋昱兩人,臉上感動的表情清晰可見。就好像下一刻楊國忠讓他們去上刀山下火海,他們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去執行。

“嗯!”楊國忠手捋胡須,笑著回應。雖然肚子邊明知道大夥的阿諛奉承沒多少是出於真心,他依舊忍不住有些為自己的急智而洋洋得意。封常清給宇文至、宋武、王洵等人保舉的不過是正五品郎將之職,按照大唐目前的中樞和地方的分權慣例,節度使舉薦五品及以下官員,他根本不能駁回,否則,肯定要冒上與對方徹底交惡的風險。然而,借著短短的一句修飾語,他就輕而易舉地將王洵和其他幾名需要自己重點提拔的少年徹底分割開來。既給了宇文德和宋昱恩惠,又沒有拂了封常清的面子。

“那就將去年主動追隨封將軍去安西為國守土的幾個少年,再升上半級,為從四品郎將,加明威將軍散職,諸君以為如何?”不愧為天下第一老好人,左相陳希烈略一斟酌,便看明白了楊國忠的本意,順水推舟地補充。(注1)

“善!”楊國忠掃了陳希烈一眼,大笑著撫掌。

宇文德的弟弟宇文至和宋昱的族弟宋武兩人都是春天時主動追隨封常清去西域的,自然要大力嘉獎,以為天下表率。至於去年秋天才押送輜重帶隊前往安西的王洵,在座眾人雖然還沒有意識到楊國忠是刻意將他隔在了被越級提拔範圍之外,但對於這樣一個跟大夥沒任何管關聯的小人物,他是按部就班還是魚躍龍門,又有誰會在乎?

依照大唐舊制,凡是涉及到官員升遷、續任、降級諸事,皆需要經由中書省擬議、門下省復審雙重步驟,才能交給皇帝做最終批復。眼下右相楊國忠身兼四十余職,左相陳希烈屍位素餐,其余百官趨炎附勢。整個提拔官員的程序就大大地被簡化了。當下,中書舍人宋昱參照“大夥兒”剛才的決議,字斟句酌地將其落在了紙面上,然後交給右左兩位丞相大人過目,待二人都表示沒有任何需要修改之處後,與整飭嶺南驛道、翻新驪山行宮等決議匯攏在一起,由專人送入了禁宮之中。

此刻距離散朝僅僅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大唐天子李隆基剛剛與貴妃楊玉環在一起用過午膳,正捧著一碗精心烹煮的小龍團聽對方撫琴。得知臣子們這麽快就把自己交代的事情統統商議妥當了,登時心情大悅。笑了笑,信口誇贊道:“想當初朕提拔國忠之時,還有人說他沒宰相之才。可事實上,他上任後這半年以來,朕可省心多了!”

“陛下不要太嬌寵他!”楊玉環笑著看了李隆基一眼,慢慢從琴弦上收回春蔥般的手指。“哥哥讀書不多,做事也是個急性子。萬一有閃失之處,陛下切莫看在臣妾的面子上護短!否則,誤了國家大事,臣妾可真是百死莫贖了!”

雖然不是刻意邀寵,但如此善良體貼的話語,怎會不令人心中發軟。大唐天子李隆基笑著站起身,慢慢走到貴妃身邊,拉起對方的手指,“說什麽呢你?難道朕就那麽不堪,會因為你而耽誤國事麽?朕看人,一向看得準。當年啟用元之、廣平兩個,宮外也有很多人懷疑朕的眼光。然而,元之和廣平卻用事實教訓了他們。”

元之是姚崇的字,廣平指的是宋璟,二人都是開元初年任的宰相。上任後掃除積弊,淘汰貪官,力挽大唐由於政局動蕩而形成的頹勢。可以說,此後大唐近三十年的繁榮與太平,基礎皆由這二人所奠定。更難得的是,此二人一直深受李隆基的信賴,君臣之間有始有終。直到二人盡享天年,還被李隆基追封褒獎。

楊玉環冰雪聰明,聽了李隆基的話,立刻明白對方是把楊國忠當做了姚、宋那樣的名臣,當即感動得無以復加。蹲了蹲身,用顫抖的聲音回應道:“陛下千萬別這麽說。哥哥即便再歷練二十年,也達不到兩位賢相的一半兒水準。日後他只要不給陛下闖出禍來,臣妾就心滿意足了!”

見寵妃眼中垂泫欲泣,李隆基心裏油然湧起一種慷慨豪邁的男兒之氣。笑著將對方拉進懷裏,拍打著玉背說道,“能闖出什麽禍。天塌下來,有朕替他頂著!國忠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經驗上還差些火候的話,就讓他在丞相位置上歷練便是了。誰還能生下來就懂得怎麽當宰相!”

“陛下恩情。臣妾兄妹縱使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聽李隆基說得豪邁,楊玉環抽抽鼻子,低聲說道。

她自問不擅長政務,也懶於關心皇宮外邊的是非。然而,有些關於哥哥姐姐們的風言風語,還是通過各種渠道,陸續傳進了她的耳朵裏。什麽‘無宰相之德,亦無宰相之才’;什麽‘內外勾結,把持朝政’;什麽‘姐妹爭寵,穢亂後宮’。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些是捕風捉影,有些則純屬於惡意誣陷。楊玉環塞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卻深知樹大招風這個道理。所以隨時隨地,都保持著一分警醒。希望通過自己的絕世容顏和防危杜漸的行止,能夠替家族避免一些可能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