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2/3頁)

“哦?”

“令明將軍與叢台伏擊曹軍援兵,並順利奪取叢台。

叢台守將曹休向南敗逃,龐將軍派人前來詢問,可否要乘勝追擊。”

“軍師有命,固守邯鄲!”

張遼輕輕搖頭,“告訴令明,讓他守住叢台等待新的命令。”

“喏!”

“武安方向,可有消息傳來?”

“啟稟將軍,武安曹軍已經收兵,郝昭校尉已下令在河畔紮營……”

張遼聞聽一怔,好奇問道:“那呂曠也是袁紹帳下名將,何以如此輕易的退兵?會不會有詐?”

“回稟將軍,非是有詐。”

斥候連忙回報,“呂曠本欲強行渡河,然軍師早在將軍出擊之前,命人在河下遊處遍查旌旗,點燃火把。呂曠見此情況。也不敢冒然強攻,所以見到郝昭校尉紮營後,便迅撤退。”

張遼不禁連連點頭,“孔明是長大了,這一手疑兵之計使得的確巧妙。”

同時,他心更暗自贊嘆,當初劉闖看好諸葛亮的眼光,的確是不差。要知道,諸葛亮而今也不過二十二三歲。可是卻智計百出,展現出非同尋常的才幹,的確是讓張遼驚嘆不已。

“軍師可有其他吩咐?”

“軍師說,請張將軍多備沙袋,填補缺口。

正午過後,他會率軍抵達。爭取能盡快將城墻築起,以抵禦曹軍反撲。”

一夜築城嗎?

雖說劉闖當年在遼東築起過冰城,但明顯不適合邯鄲。

邯鄲的氣溫,遠遠比不得遼東低寒……雖說眼看著已至寒冬,但要說一夜築起堅城,恐怕也不太容易。不過。既然諸葛亮這麽吩咐,張遼也不可能抗命。他立刻命人準備沙袋。把那塌陷的城墻填補上,而後等待諸葛亮的到來。

大約在正午後,諸葛亮率部抵達。

不過,他帶來的人卻不是兵將,而是大批的工匠,以及近五千輛騾馬大車。

“軍師,這是要幹什麽?”

諸葛亮嘿嘿一笑。“今日咱們奪了邯鄲,那程昱又怎可能善罷甘休?

若我猜的不差。最遲三天,他一定會率部抵達。我們的目標,便是把程昱死死拖在邯鄲城下十天。只要能拖住他十天,冀州戰局便可以明朗化。若冀州戰局明朗,則關之戰便可大功告成。”

張遼面露疑惑之色,“可邯鄲這副模樣,想要抵禦十天,恐非易事。”

“將軍莫急,亮自有妙計。”

說著話,諸葛亮帶著張遼來到一輛馬車前,掀開上面的帷布。

馬車上,裝著一袋袋的水泥……諸葛亮笑著道:“這是石臼坨工坊研制出來的新式水泥,可以比以往所用的水泥更快凝固。我帶了五千車水泥,並有大批工匠,便是要在兩天之內,重築邯鄲。”

水泥,早在建安六年便開始大規模的生產。

只不過初期生產的水泥,遠遠達不到劉闖所期望的效果,於是在兩年,南山書院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進和研制。大約在年初的時候,南山書院研制成功了一種新式水泥,可以迅凝固,而且堅硬度也較之之前所生產的水泥更高。諸葛亮這次,幾乎把開設在廣昌的水泥工坊庫存一次搬空,為的就是要給程昱一個驚喜……他命人炸塌了邯鄲城墻,的確是易於攻擊。

可同樣的,邯鄲城的防禦便成一個大問題。

以程昱的智慧,不可能考慮不到這個情況……所以,程昱一定會趁漢軍立足未穩的時候,發動反擊。

沒有城墻的守護,邯鄲城便是一座危城。

而程昱有兵力的優勢,又怎可能坐視漢軍攻占邯鄲?

要知道,若是漢軍拿下了邯鄲,與鄴城便只剩下一城之隔。劉闖手裏有天雷火,鄴城也未必能夠堅守。

諸葛亮自認,若換做他是程昱的話,也會發動反擊,壓制漢軍南下。

張遼見此情況,也不再贅言。

他立刻下令加快對邯鄲城墻的填補修復,同時諸葛亮下令,八千工匠一起開動,攪拌水泥,重築邯鄲城墻。

這八千工匠,再加上從邯鄲城俘虜的曹兵曹將,以及征調的青壯,足足有兩萬多人。

一個個沙袋迅填入坍塌的城墻缺口處,而工匠則把那攪拌好的水泥迅澆築。那轟轟烈烈的場面,更驚動了邯鄲的百姓。漢軍入城之後軍紀森嚴,並沒有去打攪邯鄲百姓的生活。

昨夜的天雷火,今天的大興土木,以及秋毫不犯的軍紀……

邯鄲人很快就從惶恐恢復歸來,三五成群來到城門口,看著那高大的城墻拔地而起,讓他們不由得發出一連串的驚嘆聲。

“這東西不夯實,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