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建安九年

大軍將動,會有諸多瑣事。

雖說荀彧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可曹操還是要做出一些安排才好。比如,許都兵權由誰節制?比如各項政務,該歸誰打理?林林總總,看上去好像不多,可安排起來,卻是極為繁瑣。好在,隨著夏侯淵自山東歸來,使得許都安全可以保障。

夏侯淵,拜衛將軍……

待處理完後,天色已晚。

郭嘉正準備回去,卻被曹操喚住。

他隨著曹操,來到後宅的書房裏,見書房裏的陳設,似乎有一些奇妙的變化。

以前的坐榻和長案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師椅和一張半人高寬大的書案。

“這是友學在河西,根據胡人的家具做出來的新玩意兒。

開春時,他派人送來了一套,還有八十卷伯喈公當年的藏書。據說,是昭姬背寫出來。他讓人在許都買一些能讀書識字的婢女,說是要送給昭姬……呵呵,說起來也怪,昭姬顛簸流離多年,居然不肯返回故土,居然選擇留在了河西。”

曹操開篇,一副嬉笑之色。

末了還眨了眨眼,透著一副‘你懂的’表情。

郭嘉知道,曹操把他留下來,很可能是要討論關於曹朋的事情。

不過既然曹操不先開口,郭嘉也不會主動提起。於是笑呵呵道:“才子佳人,最是美談。友學才學橫溢,昭姬更是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在一起,留在河西倒也正常。”

“哈哈哈,奉孝所言,深得我心。”

曹操笑罷,臉色突然一變。

“奉孝,近來可曾聽到什麽風聲?”

“哦?”

郭嘉愣了一下,有點捉摸不定,於是搖搖頭,輕聲道:“最近嘉身體不適,故而很少留意外面。”

不是我不關心,是我身體不好!

曹操一笑,“我卻聽到了一些說法,言倉舒聰慧,甚得吾心,可以為世子?”

那雙細長的眸子,如鷹隼般,凝視郭嘉。

郭嘉心裏一動,故作驚訝道:“不會吧,倉舒年僅八歲,誰會那般無聊,言及此事?”

“可是,子桓卻信了。”

曹操,步步緊逼。

郭嘉道:“子桓公子年歲已長,若繼續留在漆縣,眼界不免狹窄。今返回許都請戰,倒也是一個機會。河北之戰在即,正是子桓建立功業之時,我看很合適。”

曹操忍不住笑了!

他想要套郭嘉的口風,可是郭嘉就是不往上靠攏。

他搖搖頭,“奉孝,你知我意。”

郭嘉頓時沉默了……

他知道,這一次他恐怕是無法躲避過去。於是,沉吟片刻後,郭嘉擡起頭,正色道:“司空正值春秋鼎盛,何必急於立嫡?”

“雖非我所願,卻不得不為之。”

曹操嘆了口氣,輕聲道:“子潃故去後,一直有人勸我。可我卻總是無法下定決心。子桓沉穩,子建才高,而倉舒聰慧,皆上上人選。但問題是,子桓根基不穩,無甚功勛,難以服眾;子建好清談,才學雖高,可為名士卻不足以當大事。倉舒……年紀太小,而子文好勇鬥狠。我本想等過幾年再想此事,但現在……

做大事,當需早籌謀。

有些事情若沒個準備,萬一發生,豈不是措手不及?

袁紹昔年猶豫,而使河北混亂;此前車之鑒,我需及早籌謀,以免重蹈覆轍啊。”

曹操說的很隱晦,但郭嘉卻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他在擔心!

可他又擔心什麽?

當曹操提及袁氏諸子的時候,郭嘉心裏一動。聯想到之前曹操提及曹朋,頓時豁然開朗。

莫非,曹操擔心黨爭?

這可是一個大問題,郭嘉也不得不小心謹慎。在沉吟半晌之後,他輕聲道:“主公,友學……”

他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又思忖了一番之後,驀地向曹操看去,眼中流露出驚駭之色。

“主公,我有一計,可使主公無後顧之憂。”

“講!”

郭嘉咬咬牙,“今日主公曾示友學三十六計。雖只勝戰計,但卻……

主公,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不知若何?”

曹操的眼睛眯縫起來,閃過一抹精芒。

半晌後,他突然笑了,“哈,奉孝說笑,某不過隨意一說,奉孝不必往心裏去。”

“哈哈,嘉亦說笑。”

“那早些回去歇息吧。”

“嘉,告退。”

郭嘉起身離去,而曹操則端坐太師椅上,手指輕輕敲擊扶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

初春的風,仍有寒意。

郭嘉走出司空府,激靈靈打了個寒蟬,才覺察到,他內衣幾乎濕透。心裏,隱隱有些發冷,卻又忍不住有一些興奮。他可以感覺到,那禁錮曹操野心的緊箍咒,有些松動。事實上,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曹操可說是大勢已成,只待北方平定。只是此前,曹操一直有所顧慮。而今,他這種顧慮,好像有些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