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孟德登場 ( 5177 )(第2/3頁)

如果不是因為董俷去了宛縣,董卓實在不想這麽快就出兵南陽。

他倒是非常欣賞曹操,了解到曹操是西漢開國元勛,漢相國曹參的後人,頓時生了結交之心。這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又名吉利。可說是出身顯赫。他非但是曹參的後人,祖父曹騰還是個宦官,也是顯赫一時的人物。

薰卓聽說過這個人。

對李儒說:“原來是當年威震陽的北都尉,怪不得不同凡響。”

北都尉,是十年前年僅十九歲的曹操被舉薦為孝廉時,在陽擔任的職務。一到任,就設立了五色棒申明禁令,嚴肅法紀,更棒殺了身受漢帝寵幸的宦官碩地叔叔,令陽為之震動。有人曾說:北都尉在。則京師斂跡,無敢犯禁。

對於這樣一個人,董卓是非常的敬佩。

原本想和曹操好生結交,可寶貝兒子的事情有牽掛在心上。

最後,還是兒子重要。薰卓也給了曹操一個好處,命他負責收拾潁川殘局,清剿殘匪。

這也是個大功勞,曹操欣然受命,同時也對董卓生出了一番感激之情。

距離董俷離開長社,已經過去。

薰卓一路上緊趕慢趕。不停地催促大軍加快速度。

可即便是這樣,當大軍就要進入南陽境內的時候,斥候卻傳來了一個消息:宛縣失守!

薰卓在馬上聽到這個消息,腦袋嗡的一聲響。

“宛縣失守?宛縣怎麽會失守?”

“三日前,南陽大雨。賊將張燕掘開了淯水,水淹宛縣……”

不僅僅是董卓,一旁的李儒等人聞聽。都一下子呆住了。張燕這個人,此前誰也沒有聽說過。只是薰俷曾警告,黃巾軍中有一個名叫褚燕的人。

在飲馬河全殲皇甫嵩騎軍的人,十有八九就是出自褚燕的手筆。

當時誰也沒有在意,都忙著準備對付張寶。怎麽現在突然有蹦出一個張燕,什麽來歷?

李儒一拍手,“為何唐周送來的消息中,沒有張燕此人?”

也難免他有些驚慌。從薰卓擔任左中郎將之後,李儒就一直在研究潁川的情況。

先是有一個郭嘉和他想到了一塊。如今又跑來了一個張燕!

李儒倒吸一口涼氣。他能想到水淹張寶,那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才做出地決斷。

郭嘉能在短短的時間裏和他想到一塊,或許有他是潁川人的優勢。

可這個張燕,又是何方人士?如果在南陽和此人相遇。只怕是難免會有一場惡戰。

李儒不怕惡戰,他所擔心的,是根本不了解張燕這個人。

一個褚燕,一個張燕……李儒的思路有點混亂。不過他是個心思沉靜的人,很快就冷靜下來。抓住了斥候問道:“宛縣失守,那麽原先宛縣的那些人如今在何處?”

薰卓也醒悟過來,連連點頭道:“是啊,秦、何老太公,如今在哪裏?”

斥候說:“這個還不清楚。只聽說在淯水決口地時候,秦太守帶人從宛縣北門殺了出去。至今下落不明……”

若說董卓惱不惱何進?肯定是惱的!

但他並不想丟了這個靠山。如果在身上打下了鮮明的宦閹烙印,只怕日後麻煩更多。

左右逢源,是董卓最擅長的事情。

只要何進一天沒有和十常侍真正的翻臉。那麽他就有足夠的活動余地。

可一旦真的要翻臉了,董卓也不準備選擇那一邊。待價而沽!這也是薰卓在陽明白的一個道理。做走狗,人家是不會珍惜你的。最好地辦法,就是待價而沽。

所以,董卓一方面急於追上董俷,另一方面也存了救下何老太公的心思。

不管怎麽說,能把何老太公救下來,也算是賣了何進一個面子,趁機彌補一下兩人之間的裂痕。

李儒又問:“那俷公子的人馬在何處?”

“昨日清晨,俷公子曾在淯水河畔與反賊交戰,斬賊酋孫夏之後,就不知所蹤。”

薰卓愣住了!

“慢著,慢著,你是說,董俷勝了?”

斥候回答:“正是。據說俷公子以六千步卒牽制反賊主力,待反賊全力進攻地時候,由反賊兩翼殺出了兩支人馬,大敗反賊。之後又突然撤離,再也沒有消息了。”

這是什麽意思?

是什麽原因,讓董俷突然撤離了戰場?

依照著董卓對兒子的了解,肯定會對宛縣發起兇猛的攻擊。

難不成,是發現了什麽危險?

亦或者說,他又有其他的打算嗎?

薰卓一時間也弄不清楚董俷究竟是怎麽回事,更不知道是繼續前進,還是徐徐而行。

這一次,是反賊據城而守,兵力同樣是非常的驚人。

而且裏面還有一個決口淯水的張燕,和一個行蹤不明,卻心狠手辣的褚燕,怎麽辦?

“文正,我們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