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封國 ( 4808 )(第2/3頁)

董啞然而笑,“我去哪兒猜啊,快點說……我還要去上朝。”

董冀臉色一肅,輕聲道:“此人姓荀,來自潁川。真名應該是荀適,乃那許昌荀攸的次子。”董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董冀接著說:“不僅是這嬴適,孩兒還發現了好幾個和嬴適情況相似地人物。其中有一個侯霸。年僅十五歲,如今是郡學二年生,品學兼優,於兵事政務,有不俗造詣,而且武藝不差。”

董不由得來了興趣。“這侯霸,又是何方神聖?”

“嘿嘿,說出來一定會嚇爹爹一跳。這侯霸本名夏侯霸,沛國譙縣人,乃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子。”

“啊?”

董這一下,還真的是吃驚了!

荀攸的兒子加入郡學也就罷了。夏侯淵的兒子……

他們加入長安郡學的時候,正是彈汗山大戰結束,郡學剛產生地時期,董當時並不在長安。沒想到啊。真地是沒想到。那邊雙方打得是不亦樂乎,可是對方的後裔卻在己方求學?

聽上去這件事情非常地荒唐。

但仔細一想,這似乎有符合了那些世家門閥一貫的風格: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這說明了一件事:董在三年前,自從打完了彈汗山會戰之後,就已經獲得了世族的認可。當然了,如於荀攸夏侯淵都很是曹操地重臣,自然不會有貳心。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身後的家族會允許他們不計後果的蠻幹。打到了如今這種程度,關東世族也必須要考慮出路。

董問道:“軍師怎麽說?”

董冀不動聲色的回答:“軍師說,隨他們玩兒吧。這是好事!”

“既然如此,那你也不要聲張。不過要多留心一些這些人,關注他們地一舉一動。另外。給我加緊查詢宮孫的來歷……娘的,你那姐姐,如今不曉得有多少頭狼,都紅著眼睛看呢。”

董冀一笑,躬身應命。

這是泰平二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後世所說的農歷臘月三十。

過了今天。就要進入泰平三年。一眨眼的功夫,劉辨登基。已經快有三個年頭,時間可真快啊。

滿朝文武,匯聚一堂。

董心裏很輕松,跪坐朝堂之上,等候劉辨上朝。

如今,他不僅僅是三軍大都督,同時還擔當著光祿勛和司空的頭銜,無人可以和他比肩。

以不過三十三歲的年紀,已經位極人臣。

這在朝堂上是非常少見的事情……

董也沒什麽事情,實際上也不可能有什麽事情。因為這政務大都是有承明殿掌控,一應大小事情,在上朝之前就解決完畢。朝會,其實就是一種形式,所有人對此也都心知肚明。手插在大袖裏,雖是跪坐,卻依舊顯得鶴立雞群。

也難怪放眼整個朝堂上,怕是再也沒有人,能如同董這樣可怕的身高了。

劉辨這兩個月也是非常地開

不管怎麽說,佛教能夠立足中土,終歸是一件好事情。

中常侍楊謙站在丹陛之上,尖著嗓子高聲喊道:“有本早奏,無事退朝!”

話音未落,從朝班中走出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匍匐行禮之後,恭聲道:“啟稟萬歲,臣有本奏。”

“有本呈上!”

董認得這男子,是一名宗室子弟,名叫劉禎,表字公幹,是兗州東平國人。

其父劉梁,曾拜尚書令,野王令。是靈帝初期的一位有名大儒。因當時世人多以利益而交往,以邪曲而相黨。於是著書《破群論》,在黨錮之禁和十常侍橫行時,具有很大地影響力。

而劉禎本人,也頗有才華。

今年鄭玄在北海國講學時,點評出建安七子。這劉禎也位列其中之一,同時也是繼董之後,漢室又一五言句大家。著有《公燕詩》,雖然無董詩詞那般流傳甚廣,但也非常不俗。

到長安之後,行為並不彰顯。

他站出來,又有什麽事情?

“啟稟聖上,今聖上授之天命,已有三載。三載中,先有大都督雒陽大捷,奪回東都舊地,又有風調雨順,百姓安康。臣常思之,漢室將興,武功侯功不可沒。如今有興教化之事,更為千秋大業。列侯諸將,皆南與大都督比肩,若無獎賞,又如何彰顯聖上之英明與大度?”

咦,居然是吹捧我的?

董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向劉禎掃了一眼。

事有反常即為妖,我和這劉禎又不認識,無緣無故的吹捧我,這裏面肯定是有不正常的地方。

下意識的,向劉辨看去。

劉辨顯得很高興,點頭道:“愛卿所說不差!朕有今日,大都督功不可沒,不能不有所賞賜。”

停頓了一下,“以愛卿之見,當以何封賞為好?”

劉禎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後大聲說道:“臣以為,以大都督之功勛,封侯拜相不足以彰顯其功勛。當以封國,請皇上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