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宣和六年 第062章 睚眥必報(上)

暮春時節的京師,別有韻味。

氣溫不高不低,很舒服。空氣也不太幹燥,總帶著一抹後世江南韻味。

濕潤,溫和!

這也許是玉尹對宣和六年開封,給出的定論。

與後世那幹燥多風,四季極其不分明的環境相比,此時開封,更似江南。玉尹走出白礬樓時,呼吸著宣和六年的空氣,將心中積郁清掃一空。

與馬娘子會面,很不愉快。

周良也看出玉尹不高興,只好在一旁低聲勸說:“小乙莫生氣,你不知馬娘子背景,所以心氣不順。可事實上,白礬樓能在京師立足,號稱開封府第一酒樓,若沒底氣,焉能如此?那馬娘子已多年未露面,這次為買你曲譜,親自招待,已是極看重了……咱們市井小民,何必與之鬥氣?

反正你不也得了兩千貫,收獲頗豐……說不得以後,自家還要尊小乙一聲‘大官人’。”

周良生得好嘴,話也極有道理。

只是這並未抹去玉尹心中不快。

玉尹也是個極傲氣之人。勿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不願向權貴折腰。

馬娘子要他曲譜,卻不要他編排,分明看他不起。

若不是馬娘子開頭便說出白礬樓和玉家鋪子關系,玉尹說不得早就拂袖離去,哪裏會和馬娘子繼續?一曲梁祝,對玉尹來說並不算太重要。北宋是戲曲蓬勃發展的時代,自唐以來,戲劇已有雛形。而北宋雜劇,便是後世戲曲前身……幾十年後,昆曲將流行大江南北。玉尹前世研習古樂,自少不得對戲劇有所鉆研,腦子裏有幾十折戲,又怎會發愁?

他惱怒馬娘子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卻迫於白礬樓早年間對玉家鋪子的幫助,才答應交出梁祝曲譜。不過這樣也好,從今以後,玉家和白礬樓再無糾葛,只剩下生意上往來。對玉尹而言,倒也算是落得輕松。

這世上,人情債最難償還。

如今人情兩清,以後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吧……想到這裏,玉尹心情倒是好轉許多。

“二哥先留步!”

見周良要走,玉尹忙喚住他,而後急匆匆跑到鋪子上,拿了一貫錢,又回到周良跟前。

“今日多虧了二哥,這點是小乙心意,請二哥莫推辭。

待那勾當做好,小乙還有厚禮……這點心意,二哥且拿去吃酒便是。”

周良半推半就,才算接受。

“早知小乙是做大事之人,這些錢,自家收下。

將來若有用得上地方,只管與自家說,決不推辭……對了,還有件事要與你知。郭少三那三百貫快要到期了,小乙多小心,那廝斷不會輕易放手。自家和三哥會多留意他,有什麽消息,會立刻通知小乙知曉。”

人啊,生於世上,若沒點名聲,真個被人看不起。

想想剛重生時,周良和石三對玉尹雖親熱,卻不會為他的事情大包大攬。

可轉眼一個多月,兩人態度已有變化。

而這一切,正是因玉尹聲名鵲起緣故,讓兩人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態度。

從最初尚高人一等,到而今迎奉。

不是說兩人品性如何,而是這現實,就是如此。

玉尹拱手,再次向周良道謝。兩人分開後,玉尹來到鋪子裏照看。鋪子的生意很不錯,黃小七等三個刀手,在羅四六帶領下,一直忙碌不停。

不時會有些穿戴俏麗的女子上來搭訕,但大都是些風塵女子。

玉尹興致有些不高,剛開始還會寒暄幾句,漸漸便沒了興趣。他讓黃小七從張二姐那邊的作坊裏,取來一支嵇琴。便是當初那位七娘贈與他的禮物……那位七娘,以一支嵇琴,而得玉尹一曲《燕歸來》。隨後,她便起名燕七娘,短短時間裏居然有了些名聲,著實讓許多人羨慕。

雖然玉尹的名氣,大抵是在市井中流傳。

可那燕七娘,也非是國色天香,原只是普通歡樓中姐兒。就因為這一曲燕歸來,讓她得了不少人看重。甚至連那身價,也比以前高出許多。

那支嵇琴,便存放在作坊裏。

玉尹拿起嵇琴,深吸一口氣後,靜了靜心。

一曲二泉映月緩緩自嵇琴流出,刹那間,本喧囂的鋪子,頓時安靜下來。

人們安安靜靜上前,或是買些生肉,或是要些做好的臊子。遞上錢,便退到一旁默默欣賞。玉尹心情不算太好,這二泉映月,也正和了他此刻心境。

你們看不起我嗎?

我雖然身份比不得你們高貴,但我絕不會低頭!

就連羅四六,也停下來不再招呼客人,在肉案後面,靜靜感受那樂曲中的情感。

一曲結束,玉尹悵然。

心情雖然好轉些,可依舊有些蕭索。

“四六叔,這邊就交給你了……自己有些乏了,便回去休息。

有事便是小七去找我,我就在家中。對了,張三哥那邊最近,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