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風波惡 第269章 南衙(第2/4頁)

畢竟而今這個時候,周刊還只是一個嬰兒。

在那些朝中大人物的眼中,如同螻蟻一般,說捏死就能捏死。

玉尹甚至有意,想要把朱夢說辭掉。不過在李逸風的堅決反對下,也只能作罷……但是,對朱夢說,玉尹卻多了幾分警覺。

後來他打聽到朱夢說居然是朱紅的兒子,便親自登門拜訪朱紅。

在朱紅出面斡旋之下,朱夢說這才表示,會注意他的措辭,盡量不再用激烈言語。

朱夢說,是最早一批,覺察到朝中隱患的有識之士,同時也是對女直人,也是最早一批產生警惕的人。可惜,他得罪過童貫等人,結果在池州流放多年,方才回還。

對這樣一個人,玉尹非常敬佩。

只是和玉尹走的路線不同,朱夢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徽宗皇帝身上。

“而今朝中多宵小橫行,奸臣當道。

官家是受了那些奸臣的蒙蔽,還會有而今舉措。只要官家能夠清醒,則宵小也將無處遁形。到時候,朝堂上必然一派清明,以官家之英明,怎可能坐視虜人做大?”

倒也不能說,朱夢說便是錯的。

只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不免有些可笑。

沒錯,徽宗皇帝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是個少有的名士皇帝。問題是,他若只是個名士也就罷了,偏偏把那名士才子的習性,帶到了朝堂之上,又如何不會動蕩?

這個人,絕非明君人選。

但這也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

朱夢說如此,日後的嶽飛不同樣如此?

徽宗皇帝難道就不知道女直人的威脅嗎?

他很清楚!

只不過,他卻不願意承認。

因為,那女直人做大,可以說是他一手促成……只是這些話,玉尹沒辦法和朱夢說討論。

若真個說出來,只怕不等第二天,他玉尹便要人頭落地。

所以,玉尹只能期盼,朱夢說能把言論緩和一二,同時他也努力操作,在市井中提醒,讓人們提高對女直人的關注。總之,朱夢說的文章大多是在小範圍內流傳。

太學生,國子監,還有那些個士大夫們一說起來,便是‘那個強項朱三郎又回來了’。如此而已……而玉尹和陳東主持的‘玉東講史’,則在民間聲望更高,幾乎每一期‘玉東講史’出來,都會在各大酒店茶肆中流傳,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

報館中,似乎出現了兩個體系。

以高堯卿、李逸風、朱夢說等人為首,主張增加正刊。

他們所針對的群體,主要是以士大夫為首的精英團體為主,所以文章是精雕細琢,用詞講究。

而朱絢和玉尹,則是另一個體系。

他們強力要求保持副刊的比例,討論的多是風花雪月,講的是坊巷中故事,針對的是那些販夫走卒。雙方分歧雖然嚴重,卻始終保持克制,也沒有出現太大沖突。

不過玉尹卻知道,這沖突早晚會出現,只不過而今時機,尚未成熟。

黃裳提醒的事情已經開始顯露端倪,李若水通過不斷在周刊發表文章,獲得了足夠的影響力。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下,他們尚不能把握周刊,所以沒有其他手段。

玉尹也只能在暗地裏,不斷加強自己的力量。

以陳東為首的一些貧困太學生,正圍繞著玉尹,逐漸形成了一個圈子。

如果在從前,玉尹想要聚攏這些人,並不容易。

但而今,他師從黃裳,也算是有了出身。雖然未得到什麽功名,可這出身有了,便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至少陳東、張擇端這些人,對玉尹的敬重在日益加深。

令玉尹感到奇怪的,還是朱絢。

按道理說,朱絢應該是站在李逸風他們那邊才對,畢竟也是官宦子弟,更是同窗好友。

可在玉尹和李逸風等人的幾次分歧中,朱絢卻選擇了玉尹一邊。

這正和了玉尹的心思,本來就想要拉攏朱絢,沒想到他卻自己靠過來……可為什麽呢?為什麽朱絢會站在自己一邊?這也使得玉尹感到疑惑,更為之有些困擾。

“我朱氏一門,看似風光無限。

我呢,身為朱氏子弟,好像也快活逍遙。只是,這大家族的苦,外人又如何明白?”

重九之時,寒露到來。

天氣一天似一天寒冷,塞北地區,甚至在晨間出現了結冰現象。

朱絢吃多了酒,和玉尹吐露心聲:“十二姊身份尊貴不可言,大伯父而今官拜節度使,表面上看來,我前程無限。可實際上……小乙可知道,我朱氏門內,有子弟幾多?我告訴你,便是我們嫡房一支,就有四十余人。若再算上庶支旁支,加起來已逾百人。這許多子弟,不可能一一照顧到,總有些人,要被漠視,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