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風波惡 第287章 殺虜(三)

原創匕首,是參照後世軍用匕首的式樣打造而成,長甚至不足二十公分。

遊鐵深得周寄瑜真傳,加之玉尹特意叮囑,故而打造時頗費心思。匕首鋒利,拿在手中可以感受到那刀口上傳來的逼人寒氣。式樣也非常精巧,更加上了一些特殊制作的紋路,更增添了這匕首的美感。趙諶生活在皇宮大內,什麽東西沒見過?只是當他看到這支匕首的時候,也忍不住歡喜異常,拿在手裏把玩不停……趙諶不需要什麽金錢禮物,他需要的,只是一份關懷。

只是夾在趙佶和趙桓之間的他,卻很難感受到這種如同父愛般的關愛,乍得到這禮物時,竟欣喜不已。

說到底,趙諶終究也只是個孩子而已!

接下來的日子,有些平淡。

對玉尹而言,他已經做好了離開東京的準備,只等朝廷發出敕命,便準備啟程動身。

事實上,對於玉尹出任應奉局都監之職的敕命,朝堂上爭議頗多。

不管是李邦彥為主的議和派,還是主戰派,都不太贊同這項任命。畢竟玉尹身無功名,給一個文林郎的補身已經非常優渥。若在委以實職,於律法也不太相合。

從來都是劍拔弩張的兩派,而今卻為了一個小小的市井中人,聯合起來。

李綱率先站出反對,言辭極為激烈。

他費盡心思,想方設法與李若水聯手想要奪取大宋時代周刊,誰料到最後卻平白便宜了太子趙桓。愛子李逸風遠離膝下,甚至放棄前程,放棄學業,前去真定府做了個小小的知寨,不過從九品官職。而玉尹要擔當的應奉局都監。卻是個正八品的職務,讓李綱這心裏面,又如何能夠平衡?所以,他毫不猶豫的表示了反對。

“若此例一開,我大宋百年律令,也將毀於一旦!”

李綱在朝堂上,大聲咆哮。

他的態度,也得到了李邦彥等人的支持。

“那玉小乙不過觀橋書院學子。得文林郎補身。已是特例。

若再擔任實職,恐日後有人效仿。似他這種無寸功在身的市井之人,焉能擔當重任?”

不過。即便是滿朝文武都不贊同,徽宗皇帝最終,還是發出了敕命。

這裏面。皇太孫趙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反復與徽宗皇帝說較玉尹,倒也讓徽宗皇帝對玉尹的態度,有了不小的變化。離開東京也好,省得他再繼續惹是生非!

再者說了,那大宋時代周刊已經收回,落入趙諶之手。

算起來,這一次確是皇家得了便宜,他自然也不想再去計較玉尹過去的所作所為。

說到底。徽宗皇帝對玉尹的反感,不過是當初玉尹和茂德帝姬傳出緋聞,而後又駁了他顏面,不肯就任太樂署博士。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麽久,也不必再去計較。而且,對於玉尹的樂律上的造詣,這位多才多藝的帝王。同樣是非常贊賞。

出去磨練一番,說不得也能有些長進。

當初,徽宗皇帝可以不顧一切,把高俅從一個市井潑皮一步步提拔為而今的殿前司都太尉。現在,他便是要提拔玉尹。又有哪個能夠阻攔?應奉局是為徽宗皇帝做事,讓玉尹做個都監。也是他皇家的事情。素來優柔寡斷的趙佶,這一次倒是非常堅決。

敕命一出,滿朝皆驚。

李綱李邦彥等人,再次上書懇請徽宗皇帝收回敕命。

可那奏書入了皇宮之後,便如石沉大海,再無半點聲息……李綱知道,徽宗皇帝主意已定!

再想要阻攔,也不過是空費氣力,只好閉上嘴,不再言語。只是這心裏面,對玉尹卻平添了幾分嫉恨。若不是這玉小乙鬧出這許多波折,焉有大郎離家之事?

“伯紀,休怪罪玉小乙了!”

李若水端起酒壺,為李綱滿了一杯酒,輕聲道:“此事說起來,也是你我算計他在先。玉小乙從頭到尾,都不清楚是什麽狀況,甚至還因此受了牢獄之災……你我一心為公,自無甚愧疚。可閑暇時細想,我等所為,於那玉小乙何其不公?”

亭外,飄雪。

十一月的隆冬,又迎來了一個雪夜。

李綱的表情陰郁,閉上眼睛,久久不語。

“其實,你我都走了一條岔路。

總覺著那大宋時代周刊甚有影響,取來便可以為我所用。可這兩日我細想下來,大宋時代周刊真正高明之處,還是在於那玉小乙的操作。而在這一點上,你我同樣可以做到。然為省事,卻算計到了孩子們頭上。況且大宋時代周刊,與你我來說,並不適合。他們所針對的,大多是市井中人,與我等又有多大幹系?

與其當初花費那許多心思,還不如自己開設一份邸報,說不得而今已經有了用處。”

李綱不是不明白李若水所說的這些話,可心裏面就是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