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恥 第371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2/2頁)

靖康元年二月初一,已經登基月余的趙桓,終於從女真兵臨城下的危機中抽身出來,開始著手處理眼前的事務。由於虜賊圍城,各地義勇勤王,紛紛雲集開封。

在一月末,開封城外已屯紮逾三十萬兵馬,每日耗費糧餉,無比驚人。

開封的戰事已經結束,該如何安排這些兵馬呢?同時,從南方趕來的勤王軍。還有許多在途中未能抵達,若不盡快解決這個麻煩,勢必會給開封城帶來新一輪的動蕩。

除此之外,虜賊雖退過黃河,卻依舊不可小覷。

完顏吳乞買命女真元帥右都監耶律余睹為帥,迅速占領燕山府,並出兵援救完顏賽裏。

同時。完顏吳乞買又使蕭慶再次出使東京,商議議和之事。

此次議和會是什麽結果?

誰也無法猜測,不過在玉尹看來。那結果未必會盡如人意。

二月初三,趙桓除玉尹為兵部郎中,兼太子中舍人。重建太子親軍,並敕令玉尹,可以從開封城外各路兵馬中挑選精兵,組建五千人太子親軍,聽從東宮調遣。

太子親軍在此次大戰中,頗為出彩。

先是朝陽門一戰,擋住了虜賊,隨後又在陳橋死戰,將虜賊歸途阻斷。

如果說,在此之前。太子親軍尚不為人知的話,那麽此戰之後,太子親軍足以名揚天下。

身為諸率府率的玉尹,也因此聲名鵲起。

在二月的第一期大宋時代周刊中,朱夢說再次執筆。以太子趙諶的語氣,陳述陳橋之戰的過程。與前幾期的文章不同,在這篇文章中,朱夢說以趙諶的角度,多次提到玉尹,並說出了玉尹早先曾說過的那句‘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的話語。一時間,在市井中廣為流傳,玉尹則被更多人逐漸知曉。

在坊間的說書先生口中,玉尹儼然成為大宋朝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據說,他是武曲星下凡,專門來輔佐大宋。

陳橋之戰,太子親自督戰,玉尹打得虜賊望風而逃……諸如此類的段子層出不窮,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若說書先生不說兩段太子和玉尹並肩抗敵的故事,便無法在瓦肆中立足。

“種公,我等奮勇殺敵,卻平白便宜了玉小乙那廝。”

種府大堂裏,種師道正在和李綱等人商議事情。

聞聽陳過庭這一句牢騷,種師道一怔,旋即苦笑搖頭。

他看了看李綱,見李綱一旁閉口不言,便知道這件事情,恐怕並不似他想像中的簡單。

嫉妒!

這朝堂上,而今不曉得有多少人看著玉尹眼紅。

種師道知道,便是武將之中,也有很多人對玉尹心懷不滿。

雖說玉尹死戰陳橋立下了大功,可大家哪個不是奮勇作戰?為何獨獨這玉尹得了好處?

河南府尹翟興見種師道不出聲,忍不住也抱怨起來。

卻聽李綱咳嗽一聲,輕聲道:“諸公,此事說起來,卻怪不得玉小乙。

真要說較,若非玉小乙這一手文章,只怕種公而今,已深陷重重危機……陳橋大捷,種公運籌帷幄,甚至有些事情還隱瞞了官家。此一戰虜賊雖退,可諸公可曾想過,功高震主之危?我朝自立朝以來,為防止藩鎮之亂,不得重文抑武。便是種公這等人物,立下這麽大的功勞,官家也會心生忌憚。玉小乙這一篇文章,雖分去了種公的功勞,但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保全了種公性命,有得有失。”

在座的,全都是聰明人。

李綱這番話出口,翟興等人又哪能不明白。

種師道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看著李綱點頭道:“伯紀這話,說得確是在理……其實,開封一戰,功勞與誰,老夫並不放在心上。老夫現在擔心的,是接下來的事情。”

“接下來的事情?”

種師道沉聲道:“開封之圍已解,虜賊可謂元氣大傷。

依我看,官家接下來,未必會與虜賊再戰,說不得要重啟議和之事。我這兩日便在思考此事,官家會命誰來擔當此事?若所托非人,只怕會辜負了而今大好局面。”

目光,便落在了李綱身上。

李綱哪裏還能不明白種師道的意思,二話不說便站起身來,“若官家重啟議和,李綱願出使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