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2/2頁)

這算什麽封賞?國公固然是第一等的爵位,同中書門下則是入政事堂拜相的節奏,可為什麽仍兼安北大都護和單於大都護?

親自前來的高力士見杜氏姊弟一臉茫然,想起自己此前見到杜士儀呈上的那通奏疏時,竟也是同樣的不可置信,他唯有苦笑。可是,當杜仙蕙幹脆拉著他的袖子,憑著常常入宮混了個臉熟,軟磨硬泡地逼問他這些封賞到底是什麽意思的時候,他也不多說,幹脆從袖子中將杜士儀那奏疏的抄本給拿了出來,隨即嘆道:“陛下聽聞這些天內外紛爭,故而命人將你們阿爺的這份奏疏刻印萬份,傳於天下,讓人見證他的赤膽忠心,智勇雙全。”

兩個小腦袋湊在一塊,看完了這洋洋灑灑的千言書後,一時面面相覷。

杜士儀的安北大都護並非遙領,而是實授,而且並不是在如今的中受降城,而是將北遷至當初的突厥牙帳!

而高力士雖說此次謀求以杜士儀對抗李林甫受挫,可他只看天子態度就知道,李林甫也好,韋堅也好,全都算計太過,反而露了痕跡,這一仗他也並不算輸,故而也就平心靜氣了。只可惜杜士儀被逼得只能自請前往突厥牙帳,一個李林甫,一個韋堅,實在都欺人太甚!可正因為他因此不但沒引起天子疑忌,反而剖明心跡,他這個別人見一面都難的權閹破天荒在杜宅等候,直到杜士儀從曲江歸來,又在書齋與他密商了許久,他方才動身回宮。

當杜士儀那一通慷慨激昂的奏疏幾乎長安城中所有達官顯貴,公卿大臣人手一份時,每一個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有些人拍案叫絕,有些人咂舌杜士儀膽大包天,也有人嗤之以鼻,但如李林甫和韋堅之輩,全都意識到自己被人擺了一道!

以外官兼拜宰相的,自大唐開國以來,杜士儀絕對是少之又少的一個!

“雖說只是個名頭,可是至少在表面上,日後我就和李林甫李適之平起平坐了!”

書齋中,面對一大堆或不解或驚怒或不平的文武屬官,杜士儀笑著說出了這麽一句話。潛意識中,他還有另一句話沒說。直到安史之亂後,大唐為了酬謝那些功勞太大的軍將,方才把宰相之名到處亂發,以至於節度使大多身掛使相之職。可是在如今,宰相的名頭還是極其金貴的,決不至於宰相滿地走。而不等眾人提出異議,他便突然砰然一掌拍在了大案上。

“我在朔方八年,不但宥州胡戶重新安居樂業,而且整個朔方欣欣向榮,北伐雖只一次,卻一舉成功,將卒折損更是微乎其微!天下九大邊鎮,所有軍費開銷,唯有我朔方最少,因為什麽,因為我還擅長經營!我在朔方這些年,可以毫無愧疚地說,我至少惠及了幾十萬軍民!而此次我因功回朝奏捷,結果卻引起了何等軒然大波,你們也都看到了!我這次自動請纓確實是被逼的,可回過頭想想,相比在相位上被人牽制精力,動輒掣肘,宰相雖好,可當年即便姚宋秉政,又何嘗沒有過紛爭傾軋,更不要說如今!”

就連最想提出諫言的來聖嚴,此時此刻也不由得沉默了,其他人更是個個被杜士儀這番話說得心中五味雜陳。而這時候,杜士儀方才放緩和了語氣說道:“突厥既滅,漠北諸部爭鋒,倘若再讓哪一部有希望一統整個漠北,那麽,屆時北邊狄患再起,豈不是意味著我們這些年來的努力和心思全都白費?男子漢大丈夫立身處世,就要有舍我其誰的氣勢,我今日就問各位一句,誰願意隨我上任?”

他一言既出,就只見一個個身影霍然隨之站起身,竟是每一個人都願意隨他前往險地。面對這一幕,他只覺得心中滿溢激動,環視眾人一眼便笑道:“好,好,有各位這樣忠義智勇之士追隨,我還有何憾?”

撩撥起了眾人的激昂之氣後,杜士儀方才繼續說道:“而且,各位也從我的奏疏中看到了,我上書陛下時曾經提出,將朔方義學推廣於全天下,使百姓知禮儀,知榮辱,知進退!能從朔方把這樣的好制度推廣出去,每一個人都有功,這是比滅國更大的教化之功!”

直到這時候,來聖嚴方才壓下心中那一絲不甘,長長吐出一口氣,拱手問道:“大帥,未知安北大都護府將領兵幾何?”

“先期將從朔方及河東調兵萬五千人,然後仿安西大都護府格局,漸漸設各大鎮守使。”杜士儀見眾人一聽到只有這麽些兵馬,各自露出了少許失望之色,他便笑著說道,“各位何不想一想,倘若安北大都護府能夠使北疆安定,也就意味著朔方河東二節度將永無戰事!而正是我們,為大唐開疆數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