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2/2頁)

如果知道杜士儀如此不在乎門第,早在杜幼麟一次次來嵩山草堂探望盧鴻期間,誰不是有希望讓家中得一佳婿?

盡管臨行之時,盧鴻依舊未曾蘇醒,可杜士儀策馬風馳電掣前行之際,心裏卻已經沒有太多悲傷。正如盧鴻所說,此生了無遺憾,這位老人的一生也許沒有什麽波瀾壯闊,經天緯地之功,卻用自己的方法熏陶了很多人。而盧望之和裴寧與他夤夜探討之事,更讓他心裏一片滾燙。

人在世上,能有家人知己,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夫復何求?

河東節度使大多兼領太原尹,常駐太原。整個河東節度使府下轄的兵馬五萬五千人,馬一萬四千匹,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兵馬,便是屯駐在太原城內的天兵軍,總共有三萬人。其余兵馬,則分駐雲州、代州、蔚州、朔州、嵐州等,總共兵馬兩萬余。杜士儀當年曾任雲州長史,但距離如今再到雲州,已經快二十年了。當年舊部多半分駐各地,當太原上下文武迎他入城的時候,他幾乎沒有看到過什麽熟悉面孔。

開元八年他第一次來太原,還是奉旨觀風北地,在此初識王翰,又被時任並州長史兼天兵軍節度大使的張說趕鴨子上架,安撫同羅在大敗於突厥之後,遷徙到蔚州橫野軍的一支。如今張說業已過世多年,王翰正在西域,為李佺舉為北庭節度副使,名揚一方,太原文武深知這些往事,因此太原府少尹還特意帶著杜士儀前去王翰家豪宅一遊,天兵軍上下軍將亦是恭敬有禮,操練大閱無不盡心竭力。

知道這是王忠嗣節度河東多年,帶出來的將卒兵馬,杜士儀自然不會雞蛋裏挑骨頭,在節堂最後一次召見時,他便言簡意賅地說道:“今次到太原,所見軍容齊整,廄中膘肥馬壯,足可見先前王大帥治軍齊整,而諸君用心。太原城中文武,並無可以黜陟之處,我會一一如實稟報陛下。”

盡管大多數人都知道杜士儀和王忠嗣從前頗有私交,可杜士儀這最後一句話說出來,方才算是人人吃了定心丸。於是文武轟然應喏,無不神采飛揚,而節度判官高適少不得提出,陪侍杜士儀前往代州雲州朔州等地,杜士儀一口答應了。

兩人本就是老相識,公務塵埃落定之後,出了節堂方才私下論舊誼,當杜士儀問起高適是否會隨王忠嗣前往河隴上任的時候,高適卻搖了搖頭。

“河隴情形卻又和河東不同,我當年雖在隴右數年,可終究離開太久,對那裏已經不那麽熟悉了。以王大帥之能,定然會拔擢賢良隨侍左右,而我留在河東,反而能夠防止旁人胡作非為。畢竟,大帥雖節度河東,卻遠在安北牙帳城鞭長莫及,總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在此。”

高適的性子比王昌齡王翰岑參等人全都要精明圓滑,而這番話也說得入情入理。王忠嗣調任河隴,杜士儀雖領節度卻不在本地,確實需要一個能夠信賴的人坐鎮河東,以防人心思變。於是,杜士儀在欣然點頭之後,便徑直問道:“那麽,河東節度副使一職,達夫可有人選舉薦?”

杜士儀當年任代州長史,河東節度副使,等到王忠嗣節度河東的時候,先有副使,過了兩年後卻又不再設此職。如今杜士儀兼領河東、朔方再加上囊括整個漠北的安北大都護府,則河東不設節度副使的話,就意味著整個河東群龍無首,勢必會影響若有戰事時的人員調派。故而,高適心領神會地一點頭後,便開口問道:“敢問大帥,可記得當年鎮守代州時提拔的段廣真?”

即使是十多年前的舊事了,可杜士儀哪裏會不記得?如果說他在雲州是起步,那麽代州就是漸入佳境。那時候代州耆老溫正義舉薦了張興給他,他離任的時候留下段廣真,帶走了張興,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看到杜士儀已經想了起來,高適便笑著說道:“整整十五六年了,段廣真業已調出代州,如今官拜朔州馬邑郡太守,領大同軍使,一直深受王大帥信賴。而除卻他之外,金吾大將軍裴休貞左遷,任代州都督,此亦河東著姓,深得人心。再然後,陛下母家竇氏,有族親竇銘官居嵐州樓煩郡太守,官聲清隆,且與嗣畢國公兼駙馬都尉竇十郎親厚,私底下對大帥推崇得很。大帥若擔心朝中非議,只消把這三個人報上去,請陛下聖裁,無論誰人為河東節度副使,都不會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