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〇章 唐成的新官職(第2/3頁)

這番迎接的擾攘持續了很長時間,等眾人啟行往城裏而去時已是半個多時辰之後了。李隆基寬大的氈車內,張亮透過窗戶看著那些青衿士子簇擁著孔珪軒車而行的情景,一聲嘆息後面帶淺笑道:“孔聖後裔再加上士林領袖的身份果然了得,殿下將這些人援引回京,不僅是在朝堂上多了臂助,亦能收心於士林,實是一舉兩得的妙策!唐無缺出得這個主意還真是神來之筆!”

“當局者迷呀!”車窗邊的李隆基從外面收回目光後坐正了身子,“你前次來信中說曾在龍門縣盤桓數日,這唐成現今如何?”

“去年到饒樂的時候看著他倒是不錯,這次回來再見到的時候……”張亮無言的搖了搖頭,“殿下,如今饒樂的局勢如何?”

聽張亮問起這個,李隆基皺了皺眉頭,“這個稍後再說,趁著回城還有些時候,你好生說說唐無缺之事。”

“據屬下此次龍門縣中所見,唐成不僅長於謀劃,撫民亦是幹才……”馬車轔轔聲中,張亮將與唐成的兩次見面及龍門縣的情況備細說了出來,李隆基凝神而聽,份外仔細。

“這個唐無缺……好一個唐無缺……明之,昔日你那一趟揚州之行去的好!”

“天降英主必予良臣以佐之,此即史書所謂之君臣際會者也,便從唐無缺等人身上亦能看出殿下乃天命之所鐘,屬下當為殿下賀!”張良拱拱手後接著道:“此次從龍門動身之前唐無缺曾親口對屬下言說願回長安,似他這等良材遠放僻地也著實是可惜了,殿下看怎麽個安排法才好?”

“此事……稍後再說。”李隆基擺了擺手,張亮詫異的發現殿下聽到唐成願意回來的消息後不僅沒有預想中的歡喜,眉宇之間反倒湧上了一層濃郁的無奈之色。

進入長安城之後先到吏部為地方進京官員專設的館舍裏安置,隨後李隆基親為孔珪等人設宴接風,把這一切忙完從酒肆裏出來時時間已經到了半下午,張亮扶著酒意醺然的李隆基上了氈車回東宮而去。

東宮設在皇城後面的宮城裏,氈車沒走小偏門而是徑直由朱雀門進了皇城,車行之中張亮詫異地看到皇城裏往日頗為清閑的鴻臚寺衙門竟呈現出難得一見的繁忙景象。

“這一個多月來皇城各部寺監裏最忙的就得數鴻臚寺了。”同樣看著窗外的李隆基說話時帶著濃濃的酒意,“不僅是北邊的松漠、室韋、黑水、渤海都督府接連呈文鴻臚寺請派使團進京朝聖,就連安西都護府轄境內的龜茲、高昌等小邦也跟著湊起了熱鬧,李延吉這一死還真是四野不寧了。”

“殿下的意思是……”

“這些人還真能是為朝天子而來?都是來打聽朝廷動靜兒的,他們是從饒樂的事情上覺察出什麽東西了,怕朝廷對各蕃的章程有變。”言至此處,李隆基無奈的一聲嘆息,“現今看來,此次朝廷直接插手奚王安排之事確是有些操之過切了,竟引得四蕃人心不穩。”

看來這些個蕃族都在擔心饒樂先例一開之後最終會殃及本族,張亮卻沒想到僅僅是一個李延吉之死竟然引發整個大唐如此大的震動,一愣之後忙跟著問道:“那朝廷將如何處斷此事?”

“下月初一,父皇將召見各蕃長駐京城的使者隨祭太廟,並於祭禮中誦念太宗祖皇帝‘海內如一’的舊詔以安四夷之心。”微閉著眼睛說完這番話時,李隆基的手已於不自知之中攥在了一起,不甘的臉上隱見屈辱之色。

“這……那饒樂李誠忠怎麽辦?”饒樂每任奚王接位之後,朝廷在詔書中會一並賜其國姓,李誠忠就是剛接位不久的奚王名諱。天子在太廟之中當著眾蕃使的面重申四海如一詔書,這個舉動本身無疑就是朝廷放棄直接插手饒樂事務的最明顯信號,張亮一路上都在掛念著饒樂之事,是以因有此問。

“鴻臚寺老趙受此事牽連卿正的位子都丟了,至於李誠忠,朝廷會派一官員前往饒樂都督府任職好歹護住他性命周全,畢竟他在名份上是父皇欽定的奚王,這點顏面朝廷總還是要顧的,至於王位……以如今的情勢朝廷直接插手已無可能,更別說出兵了。”意興闌珊的說到這裏時,李隆基猛然睜開了剛才一直微閉著的眼睛,“天朝上國竟要受四夷挾制,此實為朝廷之大辱,明之你可為見證,異日本宮若有那一日時,誓當一雪今日之辱。”

張亮是饒樂之事的親身參與者,聽到這個消息心裏實在有些堵得慌,與此同時他也很自然的想起了緊貼著饒樂任職的唐成,“殿下,越是如此,益發要早些將唐無缺調回才是。”

“晚了。”口中沉重的吐出這兩個字時,李隆基竟是有些不敢看張亮的眼神般重新閉上了眼睛,“昨日在大明宮禦書房中,太平已親口薦舉唐成調任饒樂都督府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