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悠然居(第2/2頁)

當一大幫人趕到百花胡同時,整條巷子的街坊都驚了,連放炮仗的小孩都傻看著。男的帥氣,女的漂亮,還是六個嬌滴滴的大姑娘。

“哎,那倆是黛玉和寶釵吧?”

“看著像。”

“不是像,就是,那幾期《大眾電視》我現在還留著呢。”

“這戶什麽人家啊,這麽多大明星!”

議論聲中,許非上前拍門,許孝文開門也愣了,“好,人多好啊,這才熱鬧呢,快進來進來!”

“叔叔好!”

“阿姨好!”

張儷本有點緊張,混在人堆裏跟著叫,倒也糊弄過去。

陳小旭最簡單,“叔,嬸兒。”

“你這孩子,大過年的也不吱一聲。別怕麻煩,有事就找小非,剛才我還罵他呢,三十兒都不知道接你過來。看這瘦的,吃了不少苦吧?”

張桂琴拉住她的手就嘮叨,跟著眾人進院,也是剛知道許非買房,一個個驚的不得了。

“許老師,可以啊,款爺!”

“絕對是款爺!”

“走,參觀參觀,打土豪分田地嘍。”

眾人開始到處亂竄,侯昌榮和吳小東最乖巧,直接進廚房,“阿姨,我搭把手。”

“哎,你倆是客人,快去歇著。”張桂琴忙道。

“沒事沒事,多個人也快點。”

侯昌榮不由分說撿起個土豆,幾下削好皮,那墩兒切的,姿勢賊正。吳小東也不差,甩過一條大魚,開膛破肚,轉眼收拾幹凈。

張桂琴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倆小夥子,又高又帥,還會做飯,要是我兒子該多好!

院子裏,香菱和平兒正在吐槽。

“許老師,你這地方太空了,睡覺不怕鬼叫門麽?”

“這樹也不好,人家都種一棵石榴,你是雙份的多子多孫啊?西邊那樹應該拔了,換成桂樹才對。”

“誒,再弄個水缸,養幾條紅魚,搭個葫蘆架子,下面放張躺椅。”

“夏天你就穿個白背心子,往那兒一躺,搖搖蒲扇逗逗狗。”

“沒說的!”

“沒說的!”

倆人一唱一和,自己樂的前仰後合。

許非翻了個白眼,懶得搭理,跟著又一哆嗦,“別碰那個!”

他急慌慌跑進書房,胡則紅正玩著那對鬥彩葫蘆瓶,“這幹什麽的,打酒噠?”

“別亂動人家東西!”

鄧潔把葫蘆瓶放好,訓道:“這一屋子都是古董,值不少錢呢。我說許老師,你什麽時候淘弄的?”

“就這兩年,走街串巷收的。”

許非又拿起來摸了摸,見沒事才小心收好,媽蛋的,這一對葫蘆瓶六百萬!

“看不出來,您還是個雅人……”

鄧潔心思深,見了對方的底氣,不禁重新估量一回,笑道:“你這胡同好,院子也棒,古人都有雅號,我覺得你也該掛個牌子。”

“這主意好,我們幫他想一個。”

陳小旭拉著張儷邁步進來,道:“我來時見左右不是棉花胡同,就是狗尾巴胡同,偏生夾個百花深處,有什麽典故沒有?”

“還真有個典故。”

“哦?快講快講!”

那幾人也進了書房。

“說明朝萬歷年間,有張姓夫婦買了三十畝空地,植樹疊山,挖池修閣,種了大片花圃。春夏秋冬,四時皆宜,很多士人前來遊賞,慢慢便稱之為百花深處。

後來此處變為胡同,有了住戶,這名字卻留了下來。”

“原來如此。”

“真好,可惜現在不能了。”

眾人皆嘆。

“既是百花深處,那就直取其意,叫百花居士怎麽樣?”鄧潔道。

“不成不成,我可擔不起這名!”許非連忙擺手。

“是俗了,古人逐花而居,不如叫逐花居?”沈霖道。

“逐花是動態的,我覺得這裏安逸,不如叫落花居。”陳漸月道。

“落花刻意了,此處又無花可落……”

幾人好似大觀園裏的姑娘,給許老師想雅號,說來說去都不合意,最後看向陳小旭。她學歷不高,但在組裏是公認的有才氣。

“起名字無需穿鑿,我覺得悠然二字就好。”陳小旭道。

“嗯,正合我心意。”

許非也感覺好,忙找來筆墨紙硯,民國的墨,清代的硯,壓上明朝的鎮紙,“誰來寫?改天我求人刻個牌子,掛在外頭。”

“你去。”

陳小旭推了推張儷,眾人在培訓班都學過琴棋書畫,但畢竟速成,比不上她從小學。

陳小旭拈起那墨聞了聞,滴了水在硯上,給寶姐姐研墨。

張儷站在桌前醞釀片刻,提筆寫下“悠然”兩個字,果真清麗婉約,內蘊筋骨。

通俗點,就是外柔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