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台灣電視業(第2/2頁)

“你們這部劇的成本是多少?”淩風好奇。

“呃,60萬左右。”李沐猶豫了下。

“拍多少集?”

“42集。”

WHAT?

淩風瞪大眼睛,“那,那你們是用不著。”

李沐現在思路也開了,想了想,問:“台灣現在有幾家電視台?”

“主要就台視、中視和華視。”

“那個《一代女皇》……”

“中視播的。”

“哦。”

李沐若有所思。

半小時後,劇組繼續拍攝,直到十點左右。

散場時,李沐推著自行車往出走,許非從後面趕上來,“主任!”

“嗯。”

他知道這貨能看出來,也沒奇怪。

倆人並肩同行,曹影乖巧的pia在後座,實際耳朵豎得高高的。

“您想買台劇?”

“有這個打算,中心的生產量太低了,滿足不了一年的播放需求。京台想做大,必然要引進一些外來劇。”

地方台買外劇並不罕見,《上海灘》就是魔都台先引進的,《霍元甲》是粵省台引進的。

“台裏成立音像單位之後,資金不像以前那麽緊張,我明天就寫個報告。”

“要是真買的話,我倒能提提建議,別花了不少錢,最後買幾部爛劇回來。”

“你小子又略懂了?”

“沒辦法,看的書多。”

李沐嗤了一聲,也習慣他這種風格了。

話說台劇雖然有過輝煌期,但總體上跟港劇沒法比,冗長混亂,拍著拍著就崩——偶像劇除外,那是別次元的畫風。

台劇徹底沒落之後,反倒放開了,出現一批好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

有點像香港電影,沒落之後,新一代電影人起來,反倒湧現一些有銳氣的片子,《僵屍》、《老笠》等等。

買劇可以,還可以買台灣配音後的港劇,最好再合作一下。

許老師最擅長蹭熱度,自然不會放過那幾部經典。

他不是不想自己搞,因為各方面條件都不足,缺資金,缺設備,缺技術。而且有些角色是命中注定的。

比如《新白娘子傳奇》,就算把軟硬件搞定了,除了趙雅之,也想不出讓誰來演白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