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一個有趣的靈魂(第2/2頁)

比如一樣東西是爛的,可我們沒見過,我們就覺得是好的。

物質世界的發展非常快,精神層次的提高非常慢。跟十年前相比,都覺著條件好了,現代化了。實際呢,絕大部分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以前,並沒有進步,只是表層的東西提升了。”

“以前叫同志,現在叫先生,先把男女區分開了。”醜男接了一句。

“沒錯!可到老了又不會叫,男的還能繼續叫先生,老太太總不能還叫小姐,叫女士也差點意思,所以還是那個傳統。”

“叫老同志。”

哎呀,這個哏捧的太舒服了!

說實在的,許老師見過不少文化人,基本聊不到一塊去。特別海馬那幫中年男,完全不在一個波段上。

可今天忽然找著頻道了。

許非化身男默女淚的雞湯大師,跟一幫人巴拉巴拉,眼瞅著快中午,道:“今天也差不多了,最後想請你們幫個忙。”

他取出一摞厚厚的表單,“你們報名參加的時候,都填了一份簡單資料,有姓名、年齡和職業。

我看了下,大學生居多,各行各業的也有。這裏是一份調查表,不是強制性,自願。你們拿回去,給自己的親戚好友,特別是同學、同事,麻煩他們填上,然後交還給我。”

於佳佳納悶,隨手抽出一張,見寫著:“觀眾對影視劇滿意度及建議調查表”

下面一個個問題:

“您覺得現在國內電視劇的總體質量如何?”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般,比較差。”

“您覺得最應該改進的地方是,空格。”

“……”

底下人面面相覷,有人道:“許老師,我能問您想做什麽麽?”

“就是粗略統計一下,老說為觀眾服務,沒觀眾參與叫什麽服務?

比如一部新劇出來了,我會搞一份調查,多少人喜歡,多少人討厭,都是什麽職業和年齡段。這個能了解吧?

今天主要是練練手,每人十份,一份有效問卷兩毛錢,不能讓你們白幹是吧?如果有興趣,可以報名成為固定調查員,報酬具體再談。”

“……”

那醜男眼睛一亮,像發現什麽寶貝一樣。而眾人考慮片刻,好像也沒啥,遂紛紛取了問卷。

今天都很愉快,前陣子太過壓抑,好容易有個緩解身心的機會。而且地方還好,清幽雅致,有吃有喝,就是廁所不方便。

中午時分,許非招待大家吃了些茶點,意猶未盡的陸續散去。

“哎,那位先生!”

醜男正要往出走,忽被叫住,露出一口糟牙,“還有事兒麽?”

“跟你聊天非常盡興,正式認識一下吧……”

許老師伸出手,對方看了看,也伸手握住,“你好,我叫王曉波。”

……

交流會散場,幾個朋友留下幫忙收拾。

於佳佳算看明白了,說據點還真是據點,這逼貨肯定要往別的方面發展了。當然她還搞不懂具體涵義,比如這個調查,費錢又費事,意義何在?

她忍不住詢問,許非堂而皇之的來一句,“為了以後罵架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後跟人吵架的時候,他空口白牙,我手握數據,我就能幹死他!”

什麽鬼?

於佳佳更懵,自然不信這種狗屁倒灶的理由。

許老師反倒很嗨皮的亞子,一邊抹桌子還一邊哼歌,“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丟了仨……”

“不是,你就開個交流會,至於高興成這樣麽?”

“認識一個有趣的家夥,當然高興了。”

許非伸出手指晃了晃,“你不懂。”

……

幾位記者帶著交流會的料走了,於佳佳肯定詳細發,別的也能給個小豆腐塊。

許老師主要目的不是賣書,是慢慢塑造自己的一個品牌。

搞傳媒,公眾對你的印象極為重要,尤其文化、影視這一塊。提到《南方周末》會想到什麽?提到《鏘鏘三人行》會想到什麽?提到張國師、馮褲子、葛尤會想到什麽?

現在一提起許非,文化人是頭一個標簽,制片人其次,演員幾乎沒人提了。

需要保持自己的正面熱度,新鮮的,又不沖擊當下風氣的,開開茶話會,交流會,發表點意見,為影視藝術勞心勞力之類。

你不光要做事啊,做完事也得吆喝啊,吆喝才能讓上頭關注,下頭愛戴,讓公眾逐漸形成一種認知:

許非出品,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