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國學習班(第2/2頁)

這能練出啥來?

我建議從體育院校請個專家,包括健身方式、飲食配備,全方面指導。”

《三國演義》的演員壯是壯,但真沒有塊兒。也不怪劇組,這年頭除了專業人員,有幾個懂健身的?

“嗯,這個找的好,可以請。”王導點頭。

別人還沒啥,張劭林最興奮,在本上刷刷記錄。

他從地方台調到三國劇組,又去涿州看了影視城,一直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激情和創作欲望。

為三國修一座城,籌備這麽長時間,這麽多優秀同仁在一起共事,想想就澎湃。

五位導演,風格不同。

蔡曉晴負責第一集《桃園三結義》到第七集《鳳儀亭》、第24集《躍馬檀溪》至第44集《回荊州》,共28集,乃第一重臣。

沈好放負責三讓徐州到官渡之戰的部分,篇幅不長。

孫光明負責《三國鼎立》部分,包括水淹七軍、火燒連營、走麥城。

這些都是精華,先被挑走了。

張中一和張劭林來得晚,哥倆分一分。前者拍臥龍吊孝、三分歸晉,後者拍空城計、五丈原等內容。

老實說,三分歸晉根本沒人看了,就像紅樓看到黛玉死,水滸看到招安前。但倆人拍的不錯,特別張劭林。

劉關張都死了,只剩個晚年諸葛亮。結果這個諸葛亮大放異彩,殞落五丈原那場戲,劉禪哭相父那場戲,漫天紙錢,一嗓子吼出來:

“蒼天啊!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於秋風……”

愴然涕下。

而他武戲調度也好,七擒孟獲的時候,那些蠻兵打仗要有意思多了。

堪稱文武雙全,所以人家後來才能拍《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