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2/2頁)

“金梧桐已經獲得批準,可以舉辦,你有什麽感想麽?”

“現在有壓力麽?”

“會擔心金雞獎的地位被搶走麽?”

“對金梧桐有什麽建議?”

秘書長準備充分,絲毫不亂,笑道:“都是中國電影獎,都是為了鼓勵和推進中國電影產業,你們這樣問,好像把我們放在敵對方。

這樣很不好,大家良性競爭。金雞獎有多年的經驗和影響力,很樂於幫助一個年輕的獎項成長……”

嘁!

意思是你們是老大哥唄?

上一個被叫老大哥的還是蘇維埃呢,垮啦!

金梧桐拉媒體入夥,便具備了輿論上的天然優勢,相關記者很自覺的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在過後的一段時間,他們有意無意的淡化本屆金雞獎,或者黑裝粉,反裝忠:

“《大腕》成百花獎最大贏家,馮曉剛不以為然。”

“電影節開幕式晚會最高票價1500元!”

“金雞百花再添一層面紗,50輛別克齊迎明星!”

“再次當選金雞獎評委,尤勇擔保金雞無黑幕!”

……

如此熱熱鬧鬧的到了10月份,距晚會越來越近。

消息也更加有趣起來:

“鞏麗、章子儀雙雙缺席金雞獎,張藝某確定不參加,恐見舊情人尷尬。”

“張國榮聲帶小疾,無奈辭演。”

“小桃紅自嘲沒有主持功力,婉拒金雞獎主持人。”

“周遜進軍歌壇玩得轉,天價亮相開幕式獻唱《看海》!”

如今電影圈流行一句話:“搞創作的不如評獎的,評獎的不如領獎的,領獎的不如頒獎的,頒獎的不如來捧場的。”

清晰的一條食物鏈。

頒獎禮需要明星,需要人氣,需要熱點,金雞獎再怎麽強調是專家獎,不也得腆著臉請商業明星來助陣。

這些人也樂於借助平台,宣傳自己一些額外的東西,來就是給面子。

而電影圈還有一句話:

“找許總。”

許總>創作>評獎>領獎>頒獎>捧場。

他還沒故意按著金雞,還讓一些人去參加了。

沒讓去的也不生氣,知道許老師肯定有補償,金雞那點平台還不如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