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1章 破壞性開采(第3/3頁)

這導致緬元對亞元的匯率開始跳水。

緬央行開始對於亞元的匯率定價是三天定一次,而且極力美化緬元的幣值,甚至對貨幣投放數據進行了‘美化’,速成造假。

可是這東西能忽悠住誰,一番數據擺出來,緬央行啞口無言。

見緬央行不作為,效率低下。

零直接在會議上拍了桌了,最終朗蔡才同意把緬元對亞元的主要匯率制定權交給了緬亞銀行,由以前的三天定一次,變成了半天一次。

這種方法可謂是‘嚴重脫離世界主流’,相當的‘簡陋’和‘重大創新’。

可是勝在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

緬痶的民眾們突然發現。

我勒個大叉。

尼瑪。

老子的存款怎麽回事,變少了?

一看亞元幣值堅挺,緬元正在有一去不復返的貶值趨勢,於是,很多人開始把手裏的緬元兌換成亞元,並且有著快速蔓延的趨勢。

這就導致了亞元的發行規模開始加速,很多人兌換亞元都是用來存著,並不上市流通。

於是。

亞元的供應量慢慢緊張了。

而亞元的發行又不可能和信用貨幣一樣,通過敲數字就能直接創造出來,其他的方式想要增加發行量效果很差,領地的擴張又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

唐青把主要目標放到了黃金這種抵押物上面。他很想看看下一階段的成就任務是什麽,因此,唐青準備對這個金礦開啟‘破壞性開采’的模式。

“唐一,加速對阿爾及利亞的那座黃金富礦的開采,還有,對礦業聯盟中,我們手裏的所有金、銀礦同時進行破壞性開采。

超過就近工廠冶煉極限的礦石,通過傳送節點運送回緬亞經濟特區的七號金屬冶煉中心冶煉,所有冶煉出來的金銀送去貨幣清算中心。”唐青命令道。

破壞性開采。

對唐青來說僅僅是一種叫法。

並不是真的破壞性開采,畢竟破壞性開采的定義是由於不正當的開采方法,導致自然資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的極大浪費。

就比如一噸黃金礦,本來可以提煉出一百克黃金,可是由於你的方法不當,技術不完備,導致只能提煉出五十克的黃金,而剩下的礦渣的回收利用率又只能提煉出三十克。

這就是一種浪費。

唐青嘴裏的破壞性開采的意思是,如果之前僅僅是利用礦山機械,按照正常流程進行挖掘的話,那麽現在就是大量利用炸藥和科學家們設計的重型機械開采。

以前開礦。

還要進行探測含礦量,核算成本和開采難度,而現在就是給我挖,選什麽礦,拉回來再選,不管是金屬含量高低,挖回來再說。

也就貴金屬礦能這麽玩。

一般的鐵、銅礦唐青就不敢這麽玩了,畢竟成本擺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