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醫療工業化(第2/2頁)

很多小手術。

通過智能醫療方案生成系統,就能用機械臂代替主刀醫生,完成手術,旁邊只需要一個有經驗的醫生看著就行了,避免意外。

其效率。

是一般手術的十倍以上,這還是唐青讓盡力控制的結果,機器的效率,能讓一般人崩潰,不然,若是放開了,速度還能增加一倍多。

不過。

這類手術醫療艙。

唐青暫時不準備推出,只是推出了檢測儀器和智能醫療解決方案,每一個病人,都會有小二生成治療方案,醫生檢查簽字。

不然。

很多醫生就要失業了。

但是。

唐青卻認為這是一個趨勢。

一個醫生。

終其一生,能獲得的經驗能有多少?看過的病人能有多少?但若是交給醫療大數據,它的經驗,會是數以千萬,甚至上億計的病例。

這才是最牛逼的醫生。

所以。

對於所謂醫療檢驗越來越細化,數據化,唐青是非常贊同的,數據是會說話的,要是望聞問切,你讓大數據如何處理?

數據越多,方案就越精確。

而小二那裏。

除了有強大到極點的數據處理能力外。

還有數以億計的病例。

醫療產業化。

未來肯定會向著醫工業化的方向發展,標準化,流程化。那樣的話,醫生就很尷尬了,終其一生所學的經驗,不及大數據的零點零零一秒分析結論。

所以。

為了避免一下子斷了全球大部分醫生行業的活路。

唐青覺得。

還是悠著點的好。

不能那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