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我要辦大學(第3/3頁)

“那你的學校,主什麽?”

“文科。”

“哦?”

“理科,想要有所名頭,需要大量的科學成果和長時間的沉澱,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但文科不一樣,可以快速投入實踐。”

“也是,文科最好入手,你的企業,也多是需要管理人才,天眼的全球企業服務戰略,需要大量的律師、會計師、審計師,還有熟悉各國法律的自己人。”

竇成文平常也聽女兒說起過。

在天眼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開了分公司後,人才需求讓他們很是累了一陣子,這幾類人員,是需求最大的,但頂尖人才,很難尋覓。

找到了。

人家還不一定能工作多久。

估計。

也是天眼的緣由。

唐青才下決心開辦大學。

“不過,這樣一來,你們公司內部,可能不會消停,自己大學培養的,和外面招的,很可能出現類似於抱團的情形。”竇成文提醒道。

聞言。

唐青笑了。

“抱團,是好事,也是壞事,我知道,我這樣大量自己培養人才,有和島國那邊的企業一樣,人員固定化,導致他們抱團的風險。”

“可是,只要引到得好,這就不是問題,叔叔別忘了,我還有天眼,未來,天眼對我旗下企業的滲透,將會是更加徹底的。”

“我用了全球獨一無二的企業深度監管制度,他們的抱團,根本不會有危害,反而會轉化成競爭的動力,保持公司內部的活力。”

“未來,當主要升職,考核,招聘,都收歸天眼之後,勢必會在公司的所有層次,用一個個節點,防止企業內部出現山頭主義。”

竇成文提出疑問。

“要真的把這些權利都收了,那他們的努力,除了工資,還有什麽?他們也都是人,也希望手裏能掌握點什麽,不一定是要去違規,而是一種安全感。”

唐青點頭,“您說得對,如果讓公司中高層失去這些,企業,內部的粘性也會降低,大家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工作的機器,降低認同。”

“如果長此以往,他們,將會沒有歸屬感,也不會有公司是家的覺悟,最後,成為一家沒有人情味的公司,這一點,我自然考慮到了。”

“得到,失去,是需要平衡的。我剝奪了他們很多權利,自然會以別的形式來平衡,我這艘大船,可不想開幾海裏就沉了。”

第三方監管,深入到人事。

對很多人來說。

有點不適應。

可這是必經之路,企業發展到後期,勢必會出現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縱觀國內和國際企業,都沒辦法逃脫。

特別是過了高速發展期,且在業內站穩腳跟的企業。

山頭。

抱團。

享安逸。

不作為。

亂用人。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企業。

也是如此。

為此。

唐青不想以後去清理這些陪自己開拓事業的人,這很令人心痛,所以,他才從一開始,就下令嚴格執行天眼為臂膀的第三方監管制度。

對企業的財務、人事、戰略進行實時監察。

最大的原因。

不是怕最後損失錢。

而是去忍痛清理老臣,不然,到時候,外人不會知道這些老臣不作為,搞山頭,濫用親近,只會說他唐青卸磨殺驢,兔死狗烹。

既然如此。

從一開始。

就不要給手下把他逼到這份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