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社會公養化制度的反響(第2/2頁)

【在我看來冰冷嚴厲的法律,比那些張口就來的智者更有人情味,對兒童更具保護力。親情的確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但是對於一些孩子來說,皇家精英培育機構更能讓他們健康成長。如果有人能提出更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官府馬上廢除社會公養化制度。】

【請大家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所有物,他們並不是物品。他們是帝國的希望,國家有權保證他們的】

【父母依舊保持著孩子的撫養權,但大夏從來都是講究權力與職責並行。既然得到了權力,那就擔負起父母的職責。】

在失去某些人的故意帶節奏,再加上官媒對這個法案的詳細解析,所有人終於弄明白這個法案的本意。網絡上的輿論風向逐漸轉向了官府,所有人好像忘記了前面對官府鋪天蓋地的罵聲。

這就是互聯網,所有人都在宣揚著獨立思考,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思想是自由。然而大部分人看待事物的態度已經被媒體(自媒體)控制,媒體對一件事物的報道角度直接影響人們看待事物的態度。

有時一條信息原本是正面的,但是只要報道的角度進行調整,那麽人們對這些事物的態度將會發生180度的反轉。人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互聯網給予了人們無與倫比的資源獲取速度。

我們資源的獲取速度無與倫比,我們無知部分也被無限地放大。我們無所不知,我們一無所知。

……

自從上次那場性自由思潮的流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原本社會學家預測隨著時代的發展,皇家精英培育機構每年收到孤兒人數將會不斷下跌。然而這幾十年來皇家培育機構反而出現了逆增長,人數從每年100人上升到了幾千人。

而這些被送進來的兒童有近70%父母還健在,他們之所以被送進來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他們的父母不想撫養他們,占據大部分大多數。

每年大概有1萬個兒童被送進皇家精英培育機構,這一萬個兒童看起來非常多。但這一萬名兒童是東夏帝國與南夏民主共和國的總數。在21億人口下,這1萬名孤兒並不算多。

造成這各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享樂主義,特別是近幾年來,網絡上所盛行的那些毒雞湯。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憑借著一套即時樂理論,得到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

同時在一部分資本的宣揚下,年輕時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不然等到以後身體老了,你將體驗不到年輕人才能享受的快樂。這套理論再加上各種透支消費主義,讓大批的年輕人成為了資本眼中的黃金韭菜。

甚至到後面卡奴、月光族都被美化成了所謂的瀟灑主義,懂得愛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