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源之軀(第2/3頁)

38000多名科研人員,經過一年的努力,各種各樣實用性強,物美價廉,可以量產的帝具出現。其中最優秀的就是一個名為血源的帝具。

一:外殖血肉裝甲【血源】

利用生物型帝具與鎧甲型兩種帝具技術而制作出來的。外形是一條拇指大小的肉絲,與肌肉纖維有著極強的相似性。

使用方法是將血肉核心植入使用者的血肉中,隨後血肉核心會不斷同化宿主的血肉,最終將宿主的身體轉換為血源之軀。

優點:血源之軀能讓宿主各方面的素質得到飛躍性的提升,對於各種極端環境的抗性也超乎常人。同時,擁有極強的自愈能力,甚至能進行自主斷肢接續。

如一名實驗體的手臂被整個砍下來,只要石堰體快速將斷掉的手臂放置自己的傷口處,血源之軀就會自主的將其接上。

缺點:血源之軀存在著意識,雖然只是一些生物本能。但是會影響到宿主的精神狀態,讓宿主容易沖動,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是嗜血。

如果意志不堅定的人使用血源之軀,那麽他很有可能會被血源之軀嗜血的本能吞沒,變成一個只知道殺戮的怪物。

血源之軀可以說是一柄雙刃劍,它可以讓一個普通人一躍成為第三階級強者,極其強悍的自愈能力可以讓宿主不懼絕大部分致命傷。但是血源之軀的本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宿主,意志不堅定,自制能力弱的人一不注意,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只知道殺戮的怪物。

目前血源之軀的開發程度已經極其完善,但是由於他的缺點,使得他遲遲無法裝備到軍隊上。

【神經蟲培育成功報告】

神經蟲:一種極其細小的黃色線蟲,主要作用為可以連接上生物的神經中樞,充當“指揮棒”。

斬赤紅之瞳裏面的機械義肢之所以能如此靈敏,和正常手臂沒有差別就是運用了神經蟲。至高帝具之所以能讓一個人類操控如此龐大的機甲,也是運用了神經蟲。

神經蟲的出現讓大夏開始考慮是否制造大型人形機甲?

以前在大夏眼中大型人形機甲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缺點實在是太多了。形態高聳,容易被發現。被彈面積大,很難對即將到來的攻擊做出規避。趴下不如坦克跑得快,站著不如武直看得遠,關節脆弱容易倒。

唯一的優點就是帥,非常符合人類的審美觀。但是戰爭可不是選秀,實用性才是第一標準。

而神經蟲的出現又讓人形機甲有存在的必要,因為人型可以讓士兵快速適應機甲的操控。如果弄成理想中的多足型機甲,反而會讓士兵產生錯亂。

當然一開始大夏對於機甲是打算完全由人工智能操控,畢竟這樣就不需要考慮士兵的傷亡。但是從是探索著那裏得到各種關於宇宙的情報後,大夏馬上取消了由人工智能操控武器的策略。因為宇宙中存在著機械族與AI文明,這兩種文明有各式各樣的方法,能輕而易舉的讓敵人的人工智能叛變。早期宇宙戰爭裏,就有不下數十個文明,因為機械文明與AI文明掀起的人工智能叛亂而滅亡。

也正因為這兩種文明的存在,現在宇宙裏所有文明的戰爭機械都是由生命體操控,人工智能最多也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星際戰艦重新啟動成功】

經過人類這一年多的研究,人類雖然還沒有把星際探索團的星際戰艦科技完全逆推出來。但是大夏成功的啟動了星際戰艦,並開始逐漸熟練的掌握它。

這8艘星際戰艦以目前宇宙的標準來看,沒有一艘合格。比如星際戰艦的主武器等離子炮,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沒有達到合格標準。

甚至有幾艘星際戰艦,連能量防護盾都沒有,星際文明的普通戰艦對上星際探索團的戰艦能一打10。

如果說合格的宇宙戰艦是人類海軍中的戰列艦,那麽星際探索團的戰艦就是一艘裝有火炮的海盜船。

但哪怕這樣,這8艘星際戰艦也讓大夏的軍事實力上升了幾個档次。以後再遇到外星勢力的星際戰艦襲擊,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敵人打得到自己,而自己卻打不到敵人的尷尬局面。

【可控核聚變能源體系建設計劃】

從聯合政府那裏得到可控重核聚變技術後,大夏打算放棄原本以石油,煤炭等自然資源為主的能源體系,轉而建設可控核聚變能源體系。

……

斬赤紅之瞳世界,血源研究所。

一個完全由合金打造而成的房間內,房間中央是一個金屬平台,平台上躺著一名身材健壯的男子。和金屬平台旁邊站著一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員。

科研人員對躺在平台上的男子,問道:“士兵,雖然經過不斷的實驗,血源之軀的轉換成功率高達99.99%。但是血源之軀真正危險的地方並不是轉換過程,而是轉換成功後血源之軀對你精神的影響。如果你的意志不夠堅定,未來的某個時間的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只知道殺戮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