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紐約

11月的紐約,微涼。

沈夢溪裹了下大衣,提著行李箱走出機場,只覺一股涼意湧進了胸腔。

一點也不香甜!

搖搖頭,叫了輛出租,坐上副駕駛,用英語簡單溝通了幾句。

那位高個子的中年司機便啟動車子,緩緩駛進了市區。

先去公司,然後再回長島……

這趟過來,至少待一個月,《移動迷宮》上映,他這個原著作者也要跟著上節目,幫忙吆喝兩句,賣賣書啥的……

出租車放著幾張報紙,沈夢溪問了一下司機,後者點頭,沈夢溪拿起來看了一下,《紐約時報》,他主要看娛樂版塊。

然後頭版頭條是‘《暮光之城》首周末票房周末票房7060萬美元,好萊塢電影史非暑期档首映周票房最高的電影第二名——僅次於《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什麽叫爆款?

這尼瑪才叫爆款!

一部由兩個當時還不夠有名的青年演員混搭的吸血鬼電影,卻把25歲以下的小女生騙得七葷八素……

影片首映周周五的首映收入高達700萬美元,而正在熱頭上的《007大破量子危機》卻只有260萬,《欲望都市》只有250萬;

周五一天過後,《暮光之城》的票房急速飆升到3570萬美元;

到雙休日過去之後,《暮色》的周末票房已達到7060萬美元……

沈夢溪這個羨慕啊!

《暮光之城》整個故事核心是什麽?

瑪麗蘇、狗血、三角戀、充斥著各種無腦的元素……

美國版《小時代》……

故事:總是莫名遇險的人類女孩貝拉移居到一個新的小鎮,結識了一家吸血鬼和一族狼人。其中吸血鬼愛德華和狼人雅各布都喜歡貝拉,於是兩個人邊保護她邊開始了爭奪戰……

不用懷疑,瓊瑤就是這個路子……

但這玩意就是賺錢了!

而且賺的賊多!

當然,紐約時報的很多影評人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高,但用詞不算歹毒,最多也就說俗套……

‘根本就是一個“吸血鬼+青春校園談情說愛”包裝下的人鬼戀故事。這部電影裏所謂的“愛情”毫無生氣,充斥著對準帥哥美女俏臉一通猛拍的無聊長鏡頭,寒磣的表演,拖沓的情節,氣喘籲籲、語無倫次的台詞。但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適合十幾歲孩子看的片子!’

唉,咱國內的影評人能不能稍微學一點,別動不動就XX已死……

嘆了口氣,放下報紙,沈夢溪心裏想的是票房和口碑的關系。

對於他來說,或者說對於國內外所有能夠存活下來的影視公司來說,票房遠高於口碑,甚至可以說是票房至上!

在商言商,哪家電影公司能容忍口碑這種虛名,取代維持公司生存的票房?

國內如此,國外亦如此。

只有‘真正的’電影人,才會追求所謂的口碑和情懷,因為電影賠了,損失的不是他們。

電影公司不是不想追求口碑,可是沒有票房支撐,所謂的口碑就是泡影。

為了生存,國內外的影視公司都必須首先考慮票房,而不是過度追求口碑。

商業片,只要口碑過得去,最重要的永遠是票房!

……

公司,沈夢溪見到了大衛,寒暄了幾句,大衛遞給他一杯咖啡,順便道:“環球對《分歧者》的版權很有想法,他們願意出價2000萬美元+20%的版權收入……”

沈夢溪接過咖啡,驚呆了:“這麽高?”

《移動迷宮》的版權改變費才800萬美元+15%的全球周邊收益……

到了《分歧者》,上漲這麽多?

而且《移動迷宮》還沒上映呢!

大衛解釋:“《暮色》的票房,讓好萊塢這幫人意識到了年輕觀眾的購票房能力,他們覺得《分歧者》應該也能創下不小的票房奇跡。”

“……那倒是,不管是《移動迷宮》、《分歧者》還是《饑餓遊戲》,我都是瞄準青少年群體的!”

“那咱們要交給他們開發嗎?”

沈夢溪想了想,然後反問:“我們自己能開發嗎?”

大衛認真回答:“我們當然能自己開發,但是拍電影和運作電影不一樣,一個是創作工作,另一個是營銷的工作,我們連《人類清除計劃》都得交給獅門運作……”

“……行吧,你多接觸幾家公司……”

沈夢溪只是提議一下,他當然知道拍電影和運作電影的區別,否則,《海邊的曼徹斯特》完全可以自己拍攝,自己運作、沖獎……

這不是沒有門路嘛!

“《人類清楚計劃》票房6900萬,要不是師門後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電鋸驚魂5》身上,我們的電影至少能拿下7000萬以上的票房!”

“已經很好了,要知道《電鋸驚魂》第一部北美票房才5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