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膽子真大(上)

投資一部電影,說難不難,有錢就行!

但是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收益,不可能什麽項目都投資。

得有事前調研。

了解一下項目的盈虧前景,最起碼得看卡司陣容還有導演。

她們三個去找了蔡藝農……

老蔡做電視還行,做電影完全一塌糊塗,《春風得意梅龍鎮》、《疑神疑鬼》、《美麗曼特寧》,沒有一部賣座的……

口碑也不行!

幹脆就專注做電視,後來李依萍入主唐仁,她就退居二線,做藝人經紀之類的。

“我不太懂市場,不過,我可以打給宋航,讓他給你們一點意見。”

隔著電話,聽完事情原委,宋航分析道:“港式武俠片在衰落,跟港圈走的最近的博納都不敢隨便做武俠,《狄仁傑》那麽好的片子賣了不到兩億,這就說明市場不是很願意吃武俠!”

“那為什麽光線要做?”

“他們沒有什麽好的選擇,他們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公司提供項目,然後找導演執導,他們是導演自帶項目,找制片方投資,陳嘉尚想拍《四大名捕》,光線想跟他合作,所以就投資了……”

頓了頓,宋航接著道:“我聽說光線內部因為要上市的事情,原來分管電影項目的主管好像要離職了……內部亂的很!”

沒有扯淡,是真的,光線最開始上市,沒有想著連帶旗下的光線電影,但是證監局希望光線上市是整體上市!

張召作為光線影業的創立者、負責人,肯定不想自己分管的業務成為整體的一部分。

具體情況不清楚,反正張召後來加盟了樂視。

王長田也是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出山親自掌舵光線影業!

“一般來講,內部混亂的時候,誕生的項目,我們都不是很看好……”

宋航總結發言。

沒等柳施施提問,宋航補充一句:“而且我們公司自己的項目足夠多了,也沒必要盯著人家盤裏的東西。”

“那您覺得這個項目的盈利前景呢?”

“我也說不準,畢竟我沒看到劇本,不過基於導演還有類型的一貫表現,我覺得1.5億上下問題不大,同期如果沒有強勁的對手,沒準能有1.8億以上……”

“謝謝老宋,有空請你吃飯!”

“我也沒幫上什麽忙……”

掛斷電話,蔡藝農:“聽懂了吧。”

楊小蜜搖頭,迷惑問道:“他也沒說讓不讓我們投資啊……”

“這還不夠清楚,他的意思就是‘不看好,不建議!’”

“……他不是說了1.8億?”

“成本6000萬,1.8億票房,那也叫投資電影?我們公司的項目,但凡成本超過三千萬,最低票房都有三個億!”

……

“戲子想成名,必須有金主捧”

這是晚清和民國時候的話,放到現在,也沒過時。

如果你想火,想出名,首先你要得到資源,有大金主願意花錢捧你。

只要錢到位了,資源配齊了,哪怕你從來沒演過戲,他們都可以為你量身定做劇本和角色。

這個行業,普遍從業人員的文化教育程度欠缺、眼界不高,管理混亂,又不是什麽關系國計民生的基本行業,就沒什麽透明規則!

劣幣驅逐良幣,時有發生。

當然啦,你想更上一層樓,就需要機緣了——你多少也得是塊材料。

江宜艷就認定自己是塊璞玉,所以,有了蛋糕店老板加持後,資源飛升了……

2000年到2008年的8年間,作為演員,江建築師只有3部電影和6部電視劇,且以醬油角色居多。

2009年之後,火箭攀升,光2009年一年,就接拍了4部電影和1部電視劇,其中還包括《南京!南京!》。

合作的演員也開始躍升至港澳台一線,其中更是不乏影帝影後:劉青蕓、張佳輝、郭富成、黃博、陳昆……

在集郵的路上走得很順!

可惜,蛋糕店老板只是十億級別的金主,等到互聯網大佬們入局,這點資金,完全不夠看的。

2000萬帶資金組……

我大甜甜出手就是3000萬,單位是刀了!

但在楊小蜜看來,還是蠻高的,尤其是打聽清楚《四大名捕》準備三部連拍,投資資金接近兩個億……

那30%的資金是多少?

6000萬誒……

拿不出來……

楊小蜜現在的拍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大概是800萬上下,電影片酬要低一點,150萬左右,商業代言、活動……

反正一年的收入不到2000萬;

柳施施比她少一點,而且她是去年年末才紅起來的,賺的就更少了……

她倆雖然沒怎麽亂花錢,但是基本開支也不小的,再加上每個人手頭至少三套房子需要養。

至於唐妍……

那也是沒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