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最佳導演……也還行!

“這麽快就考慮奧斯卡了?”

小李子點頭:“哈維的策略是這樣的:從戛納電影節開始運作,一路各大藝術類電影節走下來,積累下足夠的口碑,然後再去沖擊奧斯卡。”

沈夢溪感慨了一句:“我們的《狩獵》也一樣啊,看來,大家的想法差不多。”

“既然他要沖關奧斯卡,肯定想在戛納上有所作為的。”

“羅伯特德尼羅跟他關系不怎麽樣吧?”

小李子皺眉:“還是有點關系的,羅伯特最近幾年忙著翠貝卡電影節,你也知道,辦電影節最重要的是好的電影,哈維每年都能挖來好多不錯的佳作……所以,他跟哈維的關系還可以!”

這是真的,哈維是好萊塢乃至全世界最讓人惡心的渣男,但他的‘米拉麥克斯’、‘韋恩斯坦’影業卻一直佳作不斷。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年齡的增長,羅伯特·德尼羅慢慢地開始退居二線。更多的時候,他在劇組裏打打零工、演演配角,甚至一度成了1年接演7部戲的串場高手……

德尼羅是翠貝卡電影節的聯合創辦人,當初創辦翠貝卡電影節是為了激活“9.11”事件後紐約曼哈頓區的文化生活。以創辦電影節的方式,來扶植小成本獨立電影的發展。

廖樊主演的《綠帽子》、李邵紅導演的《生死劫》都曾在這裏拿過大獎。

他跟哈維的交集《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韋恩斯坦影業出品,哈維是制片人!

“不用管這些,我們的公關工作在他前面。”

確實,高蒙影業跟法國文化部的關系又豈是為恩施坦影業能夠影響的?

高蒙影業跟夢溪公司的合作,往小了說,兩家電影公司一起做電影,往大了說,兩國文化的交流!

至少這次戛納,《狩獵》的公關工作走在了前頭。

……

內地,關於這屆戛納的報道不是很多。

除了開幕式,範餅餅、李蓮花、柳亦非、楊小蜜等等艷壓紅毯的通稿山撒滿全網,當然還有一些懟人的話,比方說章紫怡就說了‘對我來說,自己有作品才會走紅地毯。別人走也挺好的,熱鬧!”還表示不需要品牌贊助亮相,說什麽:“我不需要這種機會!”

完全忘了自己當年穿著肚兜在柏林電影節亮相的心境了……

國內媒體報道的是‘章紫怡穿著巴掌大紅肚兜,身材傲人站在柏林電影節上’,這跟範餅餅穿龍袍有啥區別?

不都是為了博眼球嘛!

這還有鄙視鏈?

媒體就喜歡炒作這些,除了因為讀者感興趣,主要大家也沒有什麽可報道的,跟你說今年戛納電影節有以色列導演:約瑟夫·斯達的《腳注》,日苯導演三池崇史的《一命》,知道這倆導演的有幾個?

很多人估計都不知道《寄生蟲》先拿了戛納金棕櫚然後拿了奧斯卡……

狂懟奧斯卡只是美國電影節,那《寄生蟲》也拿了戛納啊!

兩個全球電影中最高的獎項!

你有什麽話講?

所以,正確的吐槽方式應該是:

奧斯卡說到底是一個商業活動,它的權威可大可小。

電影不像一個具象的商品,可以通過比較參數分出好壞;有些人覺得這個電影好,有些人反而覺得不好;於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他們采用了優序投票制這樣的一個投票機制。

這個機制我不展開講了,只說結果就是通過這個機制,選出來的電影是大多數人覺得不好不壞的,它沒那麽好也不糟糕的選擇。所以國際認可……也就那樣,是奧斯卡把這個電影拉高了,而真的不是這個電影有多好多牛逼!

千萬別覺得奧斯卡是多權威多吊,看電影,滿足自己就好,自信點,我覺得《上海堡壘》就是好也沒問題,電影說到底就是為了娛樂的,開心就好!

你不提《上海堡壘》,我可能就信了……

唉,一部韓國電影直接把奧斯卡拉了下來,再加上美國這麽作,搞得我們這些寫文娛的真的很難辦!

美國,你就不能甘心做小弟嗎?

扯回來,這屆戛納,唯一能報道的就只剩下《狩獵》還有沈夢溪了。

但是,沈夢溪對路人的影響力也就那樣……

他不是幕前人員,到現在唯一一部跟觀眾見面的電影還是前年的《海邊的曼徹斯特》,題材關系,票房不算很高,流行度不夠!

當然,有很多人吹他……

也就那樣!

還比不上沈夢溪身價的話題!

所以,《狩獵》能不能拿下金棕櫚,除了個別粉絲、影迷,真的沒什麽人關心。

……

“謝謝戛納,今晚值得銘記!”

“很抱歉……”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萊昂那多對沈夢溪露出了一個歉意的笑容:“讓你拿到金棕櫚的可能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