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購特效公司?

這倒是真的,美國大片好賣,很多資本開始跟投美國制片廠……

而且是漫無目的的跟投。

就是他們也不知道項目的具體情況,聽說是好萊塢制作,就掏錢了!

這麽說吧,居然有好些基金找到大衛,詢問投資情況,是主動找的他……

真的挺離譜的……

當然啦,大衛也不會浪費機會——好萊塢錢荒啊,即便布倫屋的項目,也很少用自己的錢冒險……

再不濟,他可以把錢拿來,做個二道投資拼盤嘛!

沈夢溪知道的,國影基金已宣布將以2億美元投資制作10部合拍片,每部合拍片的最高投資額約為5000萬美元。

沃卓斯基姐弟、與湯姆·提克威共同執導的《雲圖》剛在戛納電影節亮了相,它的第二投資方來自新原野公司。

在熱錢湧入影視行業又退潮的這幾年,中國公司投資好萊塢大片卻蔚然成風,從投資單片到投資片單,從聯手基金到幹脆獨立收購,玩法不斷升級。

上影、華樺宣稱要投給派拉蒙的10億美元片單投資,不到一年就告吹。

電廣傳媒號稱要投15億美元給獅門的50部電影,最後執行了多少、盈虧情況如何都沒了下文。

“他們都小兒科,跟投算什麽本事?有本事學我做個布倫屋、S工作室……”

“……他們有錢啊,聽說旺達在密謀收購一家好萊塢大型制片廠!”

“這你都知道?”

李依萍翻了翻白眼:“有腦子的都知道!”

也對,旺達收購了AMC,掌握了院線渠道,肯定要往上延伸,掌握內容端……

這是就叫傳媒布局,沒有可能出現例外……

沈夢溪感慨了一句:“我當年真應該從事房地產開發,做電影賭性太大!”

“得了吧……”

……

夢溪特效是總稱呼,象山入駐了八家特效公司,叫什麽名字的都有。

這八家特效公司,基本上都靠夢溪的業務養活。

從《畫皮》開始,夢溪公司每年都有兩部以上的大項目,後來,唐仁上市了,沈夢溪幹脆就把這些特效公司買了下來。

其實,這幾家的水準不算太差,《與神同行》的特效70%都是他們負責的。

剩下的30%則外包給了國內其他特效團隊。

到了《長城》,一半象山幾家特效公司,另外一半則是海外公司負責……

就這,都要加班加點……

做特效是非常的復雜,不是一秒一秒做的,而是一幀一幀做的,我們看的電影其實都是由畫組成的,之所以看起來是動的,是因為一秒鐘放了十幾張畫面甚至更多,人的眼睛分辨不出來,於是看起來就是動的。

一秒鐘的電影可以有十幾張畫面,也可以有幾十張畫面,越多看起來越流暢。

舉個例子,其中一個純特效的爆炸鏡頭僅有5秒,這個鏡頭花費了6個人整整1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在花費2個月提前攻克了技術難關之後的制作時間……剩下的不用多說了。

《長城》總成本8800萬美元,砸在特效上接近6000萬美元了,後續應該還會追加1500萬美元上下……

就這麽貴!

還是建立在中國特效公司人力成本是海外1/3的基礎上的!

後期負責人徐建告訴沈夢溪:“預計到今年11月,我們的部分就能完成了!”

“……再快點,我得剪輯然後投放美國市場……”

趕超級碗啊!

30秒廣告投放,價格差不多550萬美元——這是規矩,你得證明你的電影是大片,那就得投放超級碗!

“沈總……聽說了嗎?”

“聽說什麽?”

“小馬收購了數字王國!”

“……聽說了。”

“為什麽你不收購呢?”

沈夢溪看了他一眼,回了一句:“沒有必要,我也不想跟不相幹的人打交道!”

徐建訕訕點頭:“……我明白了……”

……

數字王國的創始人斯科特·羅斯,他也是工業光魔的創始人!

工業光魔想獨立運營,盧卡斯拒絕了——工業光魔一直是盧卡斯影業的附屬公司……

斯科特·羅斯離開工業光魔,然後跟詹姆斯卡梅隆還有斯坦·溫斯頓——世界上最有名的化妝特效師,三人聯合創辦了數字王國,打造了《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兩部大作!

後來,詹姆斯卡梅隆被聯合董事會開除了……

但是呢,特效公司是依托電影項目而存在的!

沒有別的收益渠道。

好萊塢六大都有自己的特效公司,沒有必要再跟數字王國合作……

數字王國慢慢跟不上趟了……

08年經濟危機,數字王國各種負債……

其實,有實力的電影特效技術公司都是憑借專利技術特長在全行業稱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