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社會生物(第2/2頁)

對於小路的憤憤不平,容雲本人倒是很冷靜。

在《放逐者》這個故事裏,有自己的一套律法體系,其中最為特殊的就是監管所。監管所其實並不完全等同於監獄,監管所有很多形式,視被監管的對象而定,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海景別墅,共同點是封閉性和監管性。

監管所裏監管的對象都是高智商隱形犯罪者,即有極大危害性且有相關案件但並未查明是否有切實犯罪者,什麽時候釋放或者定罪,就看當初的案件的嚴重性和調查進度。

譬如容雲這件事,如果岑蘭的案件一直沒有後續進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容雲就是兇手,那麽監管所看管三年就會被放出來自由活動,在自由活動期間接受兩年的觀察期,五年過去沒有指控性證據和危害社會行為,就會被從監管名單上去除。

對於小路提到的兩年前的事,容雲恍惚了一下,神色越發沉冷。

“總會知道的。”

容雲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打斷了小路的喋喋不休,引得小路好奇追問。

“師父這麽肯定嗎?”

容雲頷首,對於小路接下來的問題沒再回答。

容雲一直很篤定,自己會知道當初的事情的。岑蘭這件事是有意為之的預謀,總之要麽沖著岑蘭要麽沖著她,容雲是偏向於針對她的,因為岑蘭的社會關系沒什麽很大的異常,而且當初也沒有冒出什麽捏造的證據,能做出殺害岑蘭偽裝現場嫁禍她的人,不可能做不出捏造證據的事。

在一個思索一個絮絮叨叨裏,她們穿過明暗交錯的長廊。

“好,過,剛剛最後一段從走廊走過去再來一次。”

王導看了一下成片,對光影塑造感還是覺得不太滿意,又招手重來了一次。

劇的拍攝總體是很順利的,只不過偶爾拍完了黎初還會沉浸在容雲的世界裏,以至於世界好像被刷了一層白色的漆,透著那麽一點索然無味起來。

這可不能行,所以黎初時常會在寧曼青也有空的時候和她打視頻或者聊天,讓自己走出那種狀態,重拾作為普通人的對於生活的期待於熱愛。

寧曼青偶爾會從大洋彼岸給她寄一些禮物過來,大多數是那邊當季的飾品,以及一些好吃的糖果。

黎初對那些飾品的了解不是很多,只覺得很好看而且看起來應該蠻貴,但她也沒想太多,一些可以日常戴著的就戴著了,偶爾會出劇組跑兩個通告也會帶上。

直到拍的雜志出來,網友八她脖子上戴著的項鏈是什麽什麽限定款,又貴又難拿,黎初才知道原來這麽貴重。

唐從南嚇一跳,黎初如實說是寧曼青送的,唐從南想了想也不打算公關,這種事沒必要。

黎初的那些黑粉就拿著這件事說黎初是石錘被包養,如何如何,但這件事沒有資本做推手買通稿,加上黎初的粉絲戰鬥力不若,在網上也沒什麽水花。

黎初和寧曼青兩個當事人就更不在意了,拍戲和做生意這麽耗費心神的事,她們可沒空搭理一些無關緊要的人。

戲裏,在第四個月的時候,海嘉市警方已經嚴陣以待了,對安和大樓實行了監控,避免第四個死者再出現,可第四個月沒有人出事。

這就更加證明了犯罪者小心謹慎的性格,以及並不是固定周期性犯罪。

犯罪者沒動作,容雲可不想陪人幹耗著。

要想破解案件就要明白犯罪者的行為動機,對於兇手擺出來的那些肢體符號,專案組的警員們研究了好一段時間。

因為符號表現這種東西有時候範圍太廣,不知道犯罪者是否信仰什麽邪教,所以也不是很能確鑿的判斷出符號背後的意義。

可容雲覺得他們高看幕後的兇手了,從案件發生的地點和受害者的共同性,那些字符的含義並不復雜。

而且容雲確定兇手就在這棟大樓又或者是周邊一直窺探著沒有離開,就等著什麽時候風聲過去他再作案,為了被迫兇手現身,她故意放了些話語出去以此來激怒兇手。

在那些被安和大樓的人討論並且擴散出去的言論裏,容雲否定了兇手這個人存在的意義。

並非是惡毒的言語說兇手不應該活著,而是覺得他殺人分屍擺出那種字符完全是博人眼球尋求認同的行為,指出兇手這麽做一定是個從未被認同過的人,而不被認同的人是沒有存在的意義的。

這極端的話半真半假,不過容雲的確覺得,人是需要認同的社會性生物,並且一生在尋求著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