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 阿爾:這一點兒, 我從未懷疑!(第3/6頁)

這麽一來,還沒做好準備的狹小辦公室馬上就人滿為患。

如果都是不認識的演員,愛麗絲小姐可能還會狠心冷臉地把他們統統趕出去,偏偏以前合作過,便算是熟人,加上近期可能還會有合作,反而不好擺出架子趕人了。

那些演員們一個個都是極伶俐的人,最會察言觀色,見此更加賴著不走。

最後,整間辦公室就像是沙丁魚罐頭一樣擠得水泄不通。

米爾森先生當機立斷:“算了,都是熟人。也別等什麽明天後天的了,去借一間大點兒的房間,咱們幹脆今天先來一次試讀吧。”

於是,一場潦草的試讀會開始了。

又由於《賣花女孩》和今天這部《好色之徒》都是女演員比較多的劇。

於是,那場面就格外好看了,一堆漂漂亮亮的姑娘們齊聚一堂,妝容精致,各具特色,一個賽一個的爭奇鬥艷,個頂個的嫵媚動人……

除了漢克李導演從頭到尾板著臉,不苟言笑外。

米爾森先生和阿爾應該都是看的興致勃勃,很是開心的。

不過,盡管這低演員各個身懷絕技,但其實也沒給他們太多表現空間。

一來,大家來得倉促,之前並沒做過什麽準備,現在的發揮就也很有限;二來,畢竟是一部新劇,在正式排練前,其實,沒人能知道具體排成什麽樣才是合適的。這不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那一類幾經翻排的經典劇,只要演員一上場,所有人便能根據心中早就隱隱有了的模糊印象,從而快速判斷出“這人不適合演羅密歐,這個朱麗葉不太合格”什麽的。

所有一切都是嶄新的,像是一張白紙,任由人來塗抹。

這麽一來,演員們目前所要做的,無非是按照要求,照著劇本,念念想要應聘角色的台詞,再間或唱幾句,聽聽嗓音,演一段,大略看看演技,然後,就要回去等結果了。

只是這中間多了個小插曲。

可能是來的演員都是熟人的緣故,米爾森先生情緒放松,居然習慣性地介紹了一下阿爾。

這舉動應是出於好意,想幫阿爾揚一揚名,讓大家都知道知道,還有這麽一個天才劇作家。

在信息閉塞的年代,知名劇作家和沒名氣小作家所獲得的待遇絕對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

但他興奮之余,卻疏忽了阿爾的現狀。

以阿爾現在的年齡,和那副早年營養不良的瘦弱小身板,看起來實在沒什麽威懾力,反而給人一種柔弱好欺的印象……

所以,等到試讀會一結束,一群演員不敢去纏著米爾森先生和漢克李導演,反而一窩蜂地沖向了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劇作家。而且,又因為他太年幼的緣故,連本來需要顧忌別人說閑話的男女之別似乎也暫時可以忽略了。

於是,那些漂亮女演員們比男演員還瘋地直接沖過來套近乎,根本不怕他生氣。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十分自來熟,親熱又友好地嘰嘰喳喳問個沒完沒了:“阿爾,這劇本真是你寫的嗎?寫得太好了!”“阿爾,我剛剛讀的那一段有什麽不足嗎?”“您看我適合XX角色嗎?”“您要不要再聽我讀一段……”

一門心思想要回家,想沖出重圍,往外走的阿爾頓時如陷泥沼、舉步維艱。

他甚至感覺自己像是被放逐到海上的一葉扁舟,頂著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艱難前行。

但在外人看來,這絕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被如此多漂亮的女演員們熱烈地注視著、拉扯著、簇擁著、包圍著、親近著……任何一個男人看了都要滿心艷羨,恨不得短壽十年來換這麽一個待遇了。

本來興致勃勃帶著鸚鵡……

錯了,是新結識的女友蘇珊娜前來找阿爾的盧克當場看呆!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實在是被這豪華場面驚了,不由得邏輯混亂地喃喃自語:“見鬼!這下臉丟大了!我只想給他看一個,可他居然給我看一群!啊,比不過,比不過!太厲害了,太厲害了!不愧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同樣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只是被貝斯特介紹個據說很厲害男朋友,卻陷入如此奇怪境地的蘇珊娜,也擡起了頭,眼睛不受控制地望向那些打扮光鮮亮麗又個頂個好看的女演員們,一時很是自卑。

盡管還沒喜歡上盧克,只是剛被介紹給對方。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是忍不住想要向身邊認識的人尋求一點兒安慰了。

於是,這女孩便小聲支支吾吾地說:“盧克,你覺得,你覺得……”

她很不好意思地伸出手,小幅度地指了指那些女演員們,含糊問:“好看嗎?”

正常朋友也許會回答好看,也許會假裝說不好看。但不管說了好看還是不好看,按照正常人際交往的邏輯來說,多半是要加一句,諸如“她們是專業的演員,不好看就奇怪了”再或者“雖然她們好看,可你也不醜啊”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