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蘭迪:格溫普蘭的預言(第2/3頁)

等到格溫普蘭重回舞台……

好些個觀眾都還沒辦法按捺住心中澎湃的激動,目光依舊無比熱切地注視著舞台。

上議院的一眾人開始在女王的主持下議事。

女王陛下的書記官宣讀一條條的議案,但都是一些,什麽女王陛下需要一百萬英鎊來修繕住所;什麽大教堂需要擴建,教士的俸祿也應有所提高……

至於說,錢從哪裏來呢?

當然是去榨幹底層百姓的血汗,要更多的苛捐雜稅,更多的嚴刑酷法!

燈光師將燈光慢慢地轉到了格溫普蘭的身上,這位之前還開開心心唱著‘希望人人都能幸福’的理想主義者,整個人都傻了。

這不合理呀!

這是要逼死老百姓了。

可如此荒唐的議案就是這麽一條條地被提出,還被通過了。

格溫普蘭坐不住了,他開始左顧右盼,身子也滑稽地動來動去,希望能尋找到和自己同樣察覺到事情不對的人。但這番舉動不僅沒有幫他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反而惹得周圍的議員紛紛對他投以厭惡的眼神和一些‘果然是上不了台面下等人’的評價。

到最後一條議案了——為女王陛下的丈夫,親王陛下增加十萬英鎊的年俸。

議員們一個接一個表態:[同意];[同意];[同意]。

直到格溫普蘭。

他說:“不同意。”

舞台上鴉雀無聲。

女王、書記官,還有那些上議院的老爺們冷漠地望著這個敢提出異議的人。

於是接下來,到了格溫普蘭陳述見解,勸說大家將十萬英鎊拿去幫助人民的時候了……

也就是說,考驗演員台詞功底的時刻到了!

蘭迪這時候說話的聲音並不高,乍聽也沒什麽氣勢。

這是因為格溫普蘭這個角色本就不是一個強勢的人,他只是敏感、善良,所以,在剛開始演說的時候,語氣雖然認真,卻還是天真、溫柔、客客氣氣,委婉且不傷人的:[爵爺們,你們有財有勢,快快樂樂,太陽也一直都照耀著你們……你們是在上面的,可你們並不知道下面的日子是什麽樣的。剛好,我是從下面來的……]

格溫普蘭坦坦蕩蕩,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世,也不覺得這身世有什麽丟人的地方。

他唱了一首[人民的苦難],假如記憶力比較好的觀眾,會察覺出這首歌的曲調有些似曾相識,因為它在這部劇的第一幕中出現過,那是在格溫普蘭被兒童販子遺棄,在荒野中艱難求生的時候……

阿爾故意做出這樣的安排,用意很明顯。

之前是自然的荒野,現在是人心的荒野。

蘭迪就這麽用優美卻悲涼的歌聲,將底層人民的苦難徐徐道來:

——年老的婦人臉上寫著饑餓;年輕的姑娘臉上寫著賣yin.

——勞動者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是想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不得不說,蘭迪不止嗓音方便得天獨厚,歌唱技巧也稱得上爐火純青。

在這首歌中,他的很多處理都是點睛妙筆,比如,刻意在一些較長的句子上做了些顫音處理,聲音聽起來仿佛就帶了幾分哽咽,歌聲立刻就添了幾分細膩和真實,情感的表達也就自然而然地到位了。

所以,好些個觀眾都是抹著眼淚聽的。

尤其是盧克那邊,居然神奇地成了重災區。

那些出身自貧民區的兄弟們幾乎都沒上過學,更不知道什麽雨果,被劇情觸動後,在那裏邊哭邊拽盧克的衣袖,還問了這麽一句:“阿爾這是給咱們寫的嗎?”

討厭唱歌的人,卻喜歡寫歌的人。

盧克內心矛盾糾結,根本不想回答。

可不管這歌聲如何動人,舞台上的女王和議員們都無動於衷。

而且,由於格溫普蘭上半張臉悲傷、懇切地望著這些人,下半張臉卻因為手術的緣故,始終維持著一抹古怪的笑容……

於是,有人看著他那張臉,看著,看著,突然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這聲笑很快就感染了所有人,那些冷硬心腸的貴族們拍著巴掌,大笑起來:“哈哈,我懂了,這是在表演,對嗎?”“對啊,他可是笑面人啊!”“好啊,再來一個吧,笑面人!”“向你敬禮,小醜爵爺!”

格溫普蘭無措又竭力地繼續說著正經事。

可換來的卻是全場爆笑,所有人都拿他當耍把戲的了。

那張始終在微笑著的臉絲毫不具備什麽說服力。

沒有人會認真聽他講話。

格溫普蘭第一次感受到了屈辱,

他茫然四顧……

這張臉是誰的傑作啊!

是高高在上的國王賣了他;是窮苦的流浪藝人撫養了他。

人的品性不是由地位決定的。

苦難人民該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格溫普蘭便再一次努力:“人人都該是自由人。”

貴族老爺們哈哈大笑著、叫嚷著:“快聽,快聽!聽他還能說什麽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