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阿爾:祝願大家有朝一日, 夢想成真(第2/4頁)

反正在這個晚上,阿爾先告知了蘭迪自己決定結婚的決定後,就毫不猶豫地打電話通知報社,讓他們不用再壓著那些自己和蘭迪間的緋聞不報道了,甚至不介意他們到時候派個記者過來參加婚禮……當然啦,該給的支票還是要提前給,哪怕是同樣的一則新聞,好還是壞,具體從哪個角度去報道,還是要靠這些無冕之王的筆杆子呢。

接下來也沒什麽特別的事情。

首映之後,自然是廣受好評。

這一點兒從首映現場就能看出來了。

尤其是面對著這部劇龐大的票房數據,沒人能睜眼瞎地說胡話。

在席卷整個城市的那段時間裏,連最挑剔的評論家都要表示這麽一句:[嗯,這是一部人民的戲劇。好吧,如劇中笑面人所說的那樣,他只是一個嘴巴,是人民借他的嘴發出了聲音……所有人都該去看看這部劇,聽聽那些人民的聲音。]

除此以外,瓊斯夫人的丈夫——那位加裏瓊斯議員還精明地借著這部劇,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保護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權利的政治主張,並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為一些底層人民捐款。

這一善行帶來的好名聲,間接幫助他贏得了一筆珍貴的政治資本,同時,也算是為這部劇增加了更多的現實社會意義和在演出前,大家完全預料不到的熱度。

阿爾還參加了這次捐款活動。

他將一部分票房收入捐了出去,又主動幫活動做了些宣傳。

正如他對盧克所說的那樣,有過窮日子,但從不曾吝嗇過。

更何況,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始終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除了金錢和聲譽外,這部劇還迎來了一場豐收。

最先獲得的‘最佳劇評人獎’仿佛只是個小小的熱身,一個勝利的預兆,之後便是在戲劇界最著名的獎項,相當於電影屆奧斯卡的托尼獎上,這部劇狂攬了七項大獎,最佳音樂、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布景、最佳燈光……名副其實地載譽而歸!

直到這個時候,阿爾才算是在這一行徹底站穩了腳。

沒有人可以再攻訐他的劇沒有格局,沒有大場面,只是小打小鬧了。

這裏有個小插曲是——最初想給他們下絆子、惡心人的那位費爾曼先生制作的《明星羅曼史》同樣參加了這次的獎項評選。

很遺憾,顆粒無收!

沒什麽比這樣的回擊更有力了。

愛憎分明的科斯塔導演專門找阿爾慶祝了一番,雖沒能如他所說的那樣,將這個壞蛋澆上油,插在燒烤簽子上,一直烤到兩面金黃……但這人在他們的心中,已經算是‘被烤焦’了。

演出成功。

獲得的獎項也很多。

可供媒體報道的題材更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說,新聞的時機往往很重要,這麽一來,阿爾和蘭迪的戀情啊、婚約啊什麽的,逐漸就變成了無數個新聞消息中微不足道的一條,人們稍不留意就會忽略出去……再者說,當一個人具備絕對的實力時,人們對他私生活的要求也會相應的降低,顯然,比起和誰談戀愛,絕大部分觀眾還是更關注演員的舞台表現,至於編劇?請問編劇上舞台嗎?不上是嗎,那沒事了。

這樣也挺好的。

雖然已經提前做好了迎接暴風雨的準備,但暴風雨沒來,也不失為一件省時省力的好事。

只是那個叫珊妮的女演員應該會更失望吧。

她之前那麽自鳴得意,還做出了這般破釜沉舟的舉動,將阿爾他們得罪了個遍,琢磨著戲劇界不待也罷,從此是要去做個電影明星的!

可惜,自那以後,阿爾也沒有在電影中看到過她。

當然了,也沒什麽人會關注她,慢慢的,這姑娘在圈子裏就漸漸‘查無此人’了。

此外,出乎阿爾意料的一件事是——這部劇居然很長壽。

在這一年的演出後,它還在好些城市巡演了一輪又一輪,可這竟然不是結束,它後來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十五年,真的是年年都演,一演還要演好多場次,演的蘭迪快煩死。

這時候,格溫普蘭已經成了他的代表角色。

人們只要一提起那個‘白晝一般漂亮,卻慘遭兒童販子毒手’的可憐笑面人時,眼前浮現出的形象便是他在舞台上的那個經典形象。

於是,連續不斷地上演,蘭迪就也得連續不斷地去表演。

到了後面那幾年,他把劇裏所有的歌全唱得滾瓜爛熟,幾乎成了本能,哪怕說夢話,別人隨便提一下劇中歌的開頭幾句歌詞,他都能熟練地接下去後面的歌詞……實在是太熟、太熟了!

也因此,他無師自通地領悟了怎麽在唱歌中節省力氣。

這樣一來,等他再次登台唱那首比較激烈的[格溫普蘭的預言]時,就已經不需要像過去那樣累得自己躺倒在地上,趁著沒什麽戲份,偷個空子悄悄歇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