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民貴君輕

尼瑪!

據守朝鮮王京漢城的鄧子龍、劉綎,得知新任經略居然是楊鎬,都忍不住破口大罵,他們曾和楊鎬共事,深知此人器量狹小、志大才疏,實乃當代馬謖,他到朝鮮來做經略,恐怕大夥兒都要跟著倒黴。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尹賓商搖著折扇,倒是氣定神閑:“劉鄧兩位將軍,照理說我家侯爺被撤了督師職司,晚生又何必帶著瀛洲兵馬在這裏陪著楊經略玩?只該揚帆遠去。但兩位將軍在此為國盡忠,瀛洲兵萬不能離此而去,便陪兩位守漢城,以待秦侯爺歸來罷。”

“多謝秦侯爺、尹先生高義!”鄧子龍、劉綎大喜,心頭則稍微有點犯嘀咕,秦督師還能回來嗎?

尹賓商搖了搖扇子,臉上露出神秘莫測的微笑:不僅能回來,而且到時候……

尼瑪!

平壤城日軍指揮部風月樓,被得意洋洋的楊鎬以勝利者的姿態進駐,在聽到經略大人部署的下階段作戰計劃之後,戚繼光、李如松、麻貴三位將帥同時在心頭大罵。

楊經略果然是不世奇才,他提出趁日軍大敗潰逃,明軍攻拔平壤之後士氣旺盛,立刻分道進兵,不給日軍喘息之機,盡快剿滅日軍殘部,廓清三都八道。

戚繼光等人心頭明鏡似的,日軍確實疲憊不堪,可明軍連續強攻堅城,難道就不疲憊嗎?

更何況日軍雖敗,仍有八萬主力部隊,倍於明軍,若明軍集中兵力,憑借戰鬥力的優勢,自然能穩操勝券,但要是分兵多路,就有被日軍憑借兵力優勢各個擊破的危險。

戚繼光無可奈何,只得以平倭總兵官身份,出列好言相勸:“啟稟經略,我軍戰力雖強,數量遜於日寇,合該集兵一處,如若多路分兵,是取敗之道也,還望經略三思。”

就奴兒哈赤都忍不住了,眼中精光一閃,試探道:“楊經略,末將以為我軍兵少,宜聚不宜散,真個分兵大舉,則日寇大可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將我軍各個擊破。”

分兵多路與集中兵力的作戰思想,在平壤風月樓提前交鋒,如果歷史按照原本的軌跡繼續發展,二十七年後的薩爾滸之戰,升任兵部左侍郎的楊鎬經略遼東,以十余萬大軍分四路直搗後金老巢赫圖阿拉,卻被奴兒哈赤將八旗兵力六萬余集中使用,把明軍各個擊破。

決定國運乃至文明盛衰存亡的關鍵戰役,就這樣被楊鎬生生斷送。

二十七年前,楊鎬和奴兒哈赤提前交鋒,卻是在朝鮮平壤的風月樓中,一個是平倭禦寇的遼東經略,一個是自請助戰的建州將軍。

楊鎬心頭火起,戚繼光是總兵官,好歹給他三分薄面,奴兒哈赤區區韃官也來聒噪,他勃然大怒,厲聲叱道:“咄!你個韃官,懂得什麽兵法精要,也敢在本經略面前大言不慚,豈有此理,若不是看你自請助戰,還有幾分報效天朝的忠心,這就亂棍打出!”

奴兒哈赤很委屈,心說我也經常看三國演義嘛,上面的計策都倒背如流了,你咋說我不懂兵法?

楊鎬殺雞給猴看,見將官們再不敢有異議,得意地拈須笑道:“朝中聖天子只等我等將捷報傳回,既有拳拳忠心,何不早日克功定難?遷延時日,如何對得起君恩深重?日寇已然喪膽,來日各將分道進兵,早早奏捷還朝!”

傻子都知道楊鎬求勝之心如此急切,乃是急於蓋過前任督師秦林的鋒芒,只有以更加輝煌的勝利,才能避免別人說他純粹是搶了秦林的功勞。

作為一軍統帥,以此為指導作戰的思路,顯然大錯特錯。

可諸位將帥毫無辦法,楊經略把“遷延避戰”、“不忠於國”、“玩忽懈怠”等帽子一頂頂地扣下來,大夥兒別無他法,只能服從他的瞎指揮。

只看誰倒黴,成為這種錯誤思路的第一個犧牲品吧。

不得不說,遼東鐵騎實在夠倒黴,中槍的是李如松。

李如松奉命率軍向已經落入明軍之手的漢城急進,沿途擊潰不少日軍,殊不知日軍已經向他布設了陷阱。

充任先鋒的查大受以五百鐵騎在碧蹄館擊潰了小股日軍,李如松率本部三千鐵騎緊隨其後,結果陷入日軍重重包圍。

小西行長、黑田長政、毛利元康,率領三萬多日軍,以十倍兵力圍攻李如松部!

李如松浴血奮戰,陣斬日寇有名大將十余員,殺傷日軍八千,自身也付出慘重傷亡,遊擊將軍李有聲以下,遼東鐵騎陣亡兩千五百余人,要不是副將楊元和炮營及時趕到,李如松本人都有可能戰死沙場。

從此各軍梭巡不前,對楊鎬的命令陽奉陰違,戰場形勢每況愈下,明軍將士切齒痛恨這位經略,同時懷念秦督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何況豬一樣的楊鎬不是隊友,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