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似黃河水茫茫(第5/16頁)

這次出兵的領隊,是濟爾哈朗和阿濟各。

兩人帶領大軍,午夜出發,悄無聲息的繞過寧遠,先抵達了中後所城。

中後所的守將是遊擊吳良弼,都司王國安。兩人光著腳沖出來,帶領士兵沖上城墻:全體注意,準備戰鬥。

可是清兵那邊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只看到清兵們端著洗臉盆奔來跑去,不停的刷牙吃飯,苦等了一白天,也不見來攻城。

吳良弼和王國安呻『吟』了一聲:上清兵的當了,他們故意讓咱們緊張一整天,到了晚上,等我們神經繃斷,他們再來攻城。

果然,太陽一落,清兵大營號角吹起,就見清兵們一人扛只裝土的麻袋,呐喊著向中後所城沖了過來,到了塹壕邊上,清兵將麻袋丟進去,轉瞬間填平了塹壕,然後藤甲兵把盾牌頂在腦袋上,大喊著撲到城墻邊上,開始架起雲梯。

十幾門紅衣大門對準城墻的一個固定方向,開始不停的轟擊。

城下滾木擂石,城下前赴後繼,撕打了整整一夜,也沒打出個名堂來。可糟糕的是,十幾門大炮對準城墻的一個地方轟擊,雖然命中率不是太高,但這麽整整一夜轟下來,就見城墻搖晃了幾下,轟然倒塌。

清兵呐喊著沖入城去。

中後所就此被攻下,自守官遊擊吳良弼,都司王國安以下,總計四千五百名軍被殺,另有四千明軍成為了俘虜。

只是一夜的工夫,就拿下了中後所。

下一站,清兵開往前屯衛。

使用和攻打中後所一模一樣的戰術,既然戰術有效,那就堅持使用,先填壕溝,然後藤甲兵架雲梯,紅衣大炮對準一個固定方位強轟。但是清兵的火炮技術比較差,足有一半的火炮在上一場戰鬥中自行爆炸了,這次火力明顯減弱。

整整轟了三天三夜,轟到了所有的火炮統統報廢,才將前屯衛轟開了一個大口子。

明總兵李輔明、袁尚仁等三十多名領導幹部被殺,四千明軍戰死,兩千明軍被俘。

再下一站,中前所。

攻打中前所的,是阿濟各,他帶著八旗兵到了地方,卻發現中前所城門大開,明軍螞蟻一樣,在城裏城外到處『亂』找,阿濟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沖進城,當場逮住九千明軍,問他們:你們在找什麽呢?

明軍答:我們在找我們的領導啊,我們的領導丟了,還沒找到呢,你們清兵就來了。

阿濟各興奮得哈哈大笑:還找什麽找?你們的領導肯定都是休假去了,你們也甭找了,我帶你們去戰俘營聯歡吧。

收兵歸營,返回時故意大搖大擺經過寧遠城,誠心氣死吳三桂。

正行之間,就聽見後面有人喊:等一等,等等我。

濟爾哈朗和阿濟各回頭,卻見一漢人官員,面目陌生,打馬急急的追上來,就問道:你誰呀你,幹嗎追我們,想打架嗎?

那漢人官員道:某乃寧遠守備孫友白,已經從大明王朝辭職了,前來應聘,不知道你們還招收新員工不?

招,怎麽就不招呢。濟爾哈朗和阿濟各喜出望外,停下來,三軍停下來,就地擺酒野餐,歡迎新人加盟我大清。

當場擺酒,為孫友白接風壓驚。清兵們在酒會上載歌載舞:美酒飄香歌聲飛,朋友哇請你下來幹一杯,請你幹一杯……在這誘『惑』之下,就見寧遠城頭上,士兵百姓,紛紛縋城而出,向著清兵飛奔而來,一見面就死抱著清兵不撒手:親人們啊,我可找到你們了。

越來越多的寧遠逃兵跑來參加酒會,歌聲越來越響亮:我的家,在東北的戰俘營裏,那裏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吳三桂站在城墻上,臉『色』鐵青,一聲不吭。

這時候,他心裏唯一想念的人,就是陳圓圓。

7.五十萬人大移民

連撥中前所,中後所,前屯衛三城,讓吳三桂成為了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多爾袞越想越好玩,興奮得連睡覺都笑醒。

正笑得開心,有間諜來報:報,那吳三桂統五十萬軍民,星夜上路,放棄了寧遠城,全都移民了。

瞎說,多爾袞怒道:就為了攻取寧遠城,我們死了多少人?吳三桂又是個花崗巖腦袋,死頑固,怎麽可能放棄寧遠城。

然而這卻是真的。

探報流水價的報將上來,吳三桂真的放棄了寧遠,帶著五十萬士兵和百姓,搬家去了山海關。

為啥呀?

多爾袞大『惑』不解。

不為啥,因為李自成正向北京進發。

大明告急。

李自成一路摧城撥寨,大踏步的向北京城挺進。祟禎皇帝召開了無數次禦前會議,最後決定,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

平西伯?

吳三桂人在寧遠,在遼東,要封也應該封為平遼伯,平北伯,怎麽封了個平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