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美酒飄香

潘木匠師徒牛嚼牡丹,實不知這一小壇橘酒,費了陳恪多少心思。

陳恪雖然好酒,但這酒不是釀給自己喝的,而是用來賺錢的。

陳家是十一家的債主,在青神縣便有六家,除了蔡傳富之外,還有一個姓李的酒商、一個姓張的橘園主、一個姓賀的竹園主、一個姓塗的醬商、一個姓錢的炭商。陳恪從側面了解到,這幾家原先便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慘淡經營。前幾年朝廷和西夏打仗,為了籌集軍資,對蜀中工商業加派‘西夏錢’,那些盈利良好的商家尚且被壓得喘不動氣,這幾家直接債台高築,無以為繼了。

其實這幾家並非還不上陳家的債務,只是債主太多,還這家不還那家,那家非毛了不行,索性誰都不還,拖一天算一天。雖然陳恪理解他們,但絕不喜歡這種耍賴的做法。

不過有時候欠債的是爺爺,這話一點不假。日子一天天過去,陳恪利用空閑時間,對這幾家的生意進行調查,發現除了經營不善外,最大問題是出在產品上。

就拿那叫李簡的酒商來說。

宋朝施行專利榷酒政策。在四川,這種政策分兩層,一個是官釀官賣,另一個是民釀民賣。顧名思義,前者是由官府獨占釀造、出售的全過程,自然可以享受壟斷暴利。後一種則是允許酒戶買撲承包,所謂‘買撲’就是承諾向官府繳納一定數額的稅款,獲得開坊置鋪、釀酒賣酒的權力。

這就好比後世國企與私企在同一行業競爭,結果可想而知。幾乎所有的名酒,以及銷量最廣的黃酒和白酒,都被官營壟斷,根本不向民間提供酒曲,亦不許民間自釀。而民營的酒商只能用土法釀制果酒、藥酒和配制酒,其中又以果酒為主。

宋代的果酒,是以各種果品和野生果實,經發酵釀造而成的低度飲料酒。陳恪在市面上見到過葡萄酒、梨酒、荔枝酒、石榴酒、棗酒、黃柑酒、甘蔗酒以及蜜酒等,種類可謂繁多,銷量卻很可憐。起初他很難理解,因為據他所知,宋朝是唯一一個鼓勵飲酒的朝代,宋人好酒如命,但偏好口感香醇的低度酒,所以黃酒才會大行其道,成為最主要的酒種。

為何本該更符合宋人嗜好的果酒,銷售卻很不理想呢?在親自品嘗過之後,陳恪便明白了——這些酒望之色澤渾濁、多有絮狀雜質,且酸澀味苦,掩蓋了本應有的果香。追求享受的宋朝人,自然寧肯多花錢買官營的黃酒和白酒,也不會去碰這種便宜的劣酒。

究其原因,是因為與釀造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黃酒相比,果酒的釀造工藝還處在很原始的階段,無論是對酒液中的沉澱物和懸浮物,還是對混雜在酒中的苦澀味道,這個年代的人還沒有辦法……或者有也敝帚自珍,絕不外傳。

後世的人都會自釀一些果酒飲料,而且陳恪那老中醫的祖父,每年都會親手釀一些果酒和藥酒,供全家人享用。所以對自釀果酒的技術,陳恪並不陌生。只是畢竟從沒親自動手,想要將理論知識,變成色澤和口感都十分理想的果酒,絕非易事。

※※※

就釀造工藝而言,果酒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葡萄酒和李子酒等一些自酵果酒,這些酒不需要酒曲,因為其表皮中,便含有野生的酵母菌,可以自行發酵。另一種,則是需要加入酵母,諸如蘋果酒、桔子酒、荔枝酒等絕大多數果酒,因為其自身不帶酵母菌,只靠自然發酵的話,酒沒釀成,就先變質了。

而催化各種酒類的酵母菌都是不同的,所以必須得到某種酒的酒曲……也就是酵母菌,才能釀造相應的果酒。

釀造那些自帶酵母菌的果酒要簡單一些,但這時的交通條件決定了,生鮮食品有其地域性……所謂地域性,就是市場上的外地產物價格高企,本地產物價格如土。所以舍近取遠是愚蠢不可行的。

而青神這個地方,種植最多的就是柑橘,葡萄倒也有種植,但這種不耐保存的水果,只有上市的短短一個月內才看得到。而當地人用土法貯藏柑橘,可以保存八個月之久,所以市面上隨時可見的水果,唯有柑橘。

所以他想嘗試著,搗鼓出橘酒的酒曲來,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地方優勢,既救活酒商李簡,又把張家的橘園帶動起來,可一舉兩得。

其實制備橘酒曲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收集帶酒香的腐爛柑橘,取其果皮及部分果肉,加入到新鮮橙汁中,然後在常溫下發酵,待產生明顯酒味後,便說明有大量的柑橘酵母菌產生。然而必須以一定配比濃度、在一定發酵時間內,一定發酵溫度下,才有可能發酵出合用的酒曲來。

每一樣都需要摸索才能確定。

好在青神的柑橘賤如土,花上幾十錢,就可以買一大筐,倒也折騰得起。於是從春天開始,他就在不斷嘗試,希望找到理想的酒曲。不知經過了多少次失敗,才終於摸索出一套,以觀察一定時間內,產生發酵氣泡多少,確定酒曲發酵能力強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