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一賜樂業人(第2/2頁)

店裏有管事的走上來,職業化的笑道:“請問諸位小哥兒,有什麽可以效勞?”

“……”陳恪沒說話,摸出一枚金幣,金幣上有個翻葉圖案。

管事一見那金幣,馬上雙手接過來,正反一看。確認無誤後,他臉上的笑容變得真切許多:“貴客樓上請。”

‘嘿,這年代就有金卡用戶啊……’陳恪暗暗稱奇,這枚小妹給他弄的金幣,就是用來證明身份的。

管事揭開青布幕,把他們送上了樓,便見擺設馬上不同了……香桌上擱一個博山古銅香爐,爐內細細噴出香來。兩壁上掛著四幅名人山水畫,下設四把檀木一字交椅。地上鋪著名貴的波斯提花地毯。

管事的去後面請掌櫃,有窈窕的侍女上了茶。陳恪掀開茶蓋看一眼,依然是又香又稠的那種,頓時沒了興致,把茶碗擱了回去。

這時候,簾子掀起,一個身穿暗金色萬福圖案褙子,頭上卻扣著一頂頗為可笑的小藍帽,富商打扮的中年人,出現在陳恪他們面前,微笑著唱個喏道:“諸位小官人有禮了。”

雖然操一口純正的汴梁話,但這人有一頭黑色的卷發、高鼻深目、一看就不是漢人。

不過,汴梁城裏有的是外國人,其中不乏這樣的色目人,所以宋端平幾個只是稍稍錯愕,便唱喏還禮。只有陳恪,依舊出神的望著他頭上扣地小藍帽,半晌才咽口吐沫道:“你是猶太人?”

“……”那人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搖搖頭。

“以色列人?”陳恪又問道。

“呃,小官人是說……一賜樂業人?”那人有些不確定道。

“是吧……”音譯差不多,陳恪點點頭道:“你們故鄉在耶路撒冷。在宰殺動物時,是不是都要把腿筋挑出來?”

“對。”那人面露吃驚之色道:“想不到小官人,對我們一賜樂業如此了解。”

“我對你們現在了解的不多。”陳恪淡淡道:“只是從你帽子,和這枚金錢上的圖案,猜出來的……對了,每一張交子的四邊,都有這樣的‘翻葉’圖形,我記得,這是你們民族特有的標志。”

“小官人確實對我們很了解。”那人微笑著點頭道:“大宋朝的交子,就是交給我們一賜樂業人來負責的。”

“你們怎麽來到大宋了?”陳恪早就奇怪交子上的圖案,現在驗證了猜測,自然要問個明白。

“聽長輩說,太祖開國時,我們族人從海外來歸,向朝廷進貢西洋布。太祖對我們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允許我們成為大宋的臣民,在汴梁居住下來。”頓一下道:“因為我們不吃豬肉、亦是色目人,朝廷誤稱呼我們藍帽回回,也叫挑筋回回……實際上,絕對不是一回事,所以我們自稱‘一賜樂業人’。”

說著他望著陳恪微笑道:“能正確稱呼我們的,一定是真誠的好朋友。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白,叫白雅銘,字平冉,我的教名叫……本雅明。”對於一賜樂業人來說,告訴對方自己的教名,就是把他當成朋友了。

陳恪原先的工廠,就是給以色列人做加工的,因此對這個民族的忌諱和喜好,還是很了解的。這個民族有很頑固的慣性,哪怕隔了一千年,也基本上沒什麽變化。

所以兩人的交談十分愉快,白雅銘甚至邀請他,改日到他們住的地方做客,陳恪欣然答應下來……不過他也不會太當真,妹的,這些家夥粘上毛比猴還精。

把關系談熱了,那白雅銘才扯到正事上道:“不知三郎此來何事?”

“存錢。”陳恪道:“剛才不是說了嗎,我剛從蜀中出來,身上帶了些錢,存在你們這放心些。”

“敝店有此業務。”白雅銘道:“不知三郎存多少錢?”

“六萬貫。”陳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