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解元鬥(第2/2頁)

※※※

見最善於出對的宋天樂,都在蘇軾面前一敗塗地,太學文會的眾人,竟無人再敢出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劉幾身上。這位今科解元成名數年,早被稱為大宋第一才子。

如今,為了捍衛自己第一才子的名頭,為了太學文會的榮譽,劉幾不得不挺身而出了。但方才蘇子瞻驚為天人的三聯,竟讓他未戰先怯,感覺如果和此人較量,肯定會輸得很慘。

就在他沉吟之際,太學文會這邊有人出聲了:“諸位,咱們本為甚要比這一場,現在未免本末倒置了吧?”

“對,我們是要看正科解元和別頭解元哪個厲害,怎麽這些不相幹的人比鬥起來了?”同會的人心領神會,一唱一和道。

“先證明這個解元,比次元強再說吧。”呂惠卿冷笑道:“贏不了蘇子瞻,還有什麽好說的?”

“荒唐。”太學文會的人斷然道:“名次是諸位考官排定的,為什麽還要再比過?莫非諸位質疑二位主考並諸位副主考?”

誰都能聽出,太學文會的人虛了,不敢讓劉幾和蘇軾比。而且劉幾到現在沒說話,怕是懷著一樣的心思。然而誰都沒法反駁他們……盡管宋朝禁止門生拜座主,但作為被取中的舉人,理當對考官心懷感激。剛剛放榜不到一個時辰,誰能去對名次說三道四?

何況,大家也十分想看,解元和別頭解元之間的較量,不管出於何種心理,這都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這下壞了。”曾布小聲對陳恪道:“劉幾可不是浪得虛名,他實有狀元之才。”意思是,既然他們能賴掉和蘇軾的較量,你也有樣學樣,賴掉和他的較量吧。

陳恪卻板著臉不吭聲,知子莫若父,陳希亮早就說過,他這家夥看著嘻嘻哈哈、滿不在乎,但實際上好勝心比誰都強。眼下,太學文會的人,避蘇軾而就陳恪,這本身就是對他的輕視。

不比過,誰知道輸贏?難道自己這個別頭解元,就是從地上撿來的?

陳恪不顧一種弟兄的阻攔,長身而起道:“子瞻,你且退下。”

※※※

最終,在千呼萬喚中,劉幾和陳恪站在了場中。劉幾身材瘦削,比陳恪整整小一套。至少從外觀上,就被他壓了一頭。

狀元樓裏安靜下來,眾人只見劉幾和陳恪小聲的交談幾句,便聽他們宣布,兩人約定比三場,三局兩勝。

第一局,由嘉佑學社出題。經過緊張的商議,眾人決定來陳恪最拿手的。便見呂惠卿起身道:“諸位,最能體現讀書人能力的,莫過於博聞強記。所以我們提議,現場找兩本書,請二位解元背誦。看看哪個能在一炷香的時間內,背得更多更準確。”

眾人紛紛點頭,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但有人有異議,萬一某位拿到的書,是他從前恰巧看過的呢?對於博覽群書的解元郎,這很有可能。

“我有個辦法。”說話的卻是這狀元樓的老板,眾人一臉無奈的看著他,我們讀書人的事情,你添什麽亂?

“先聽我說說,要是不中就算了。”狀元樓老板呵呵笑道:“鄙樓上有很多過往的賬冊,二位肯定都沒看過。”

“賬冊?”眾人先是覺著胡鬧,但轉念一想,這主意真不錯。首先,肯定兩人都是頭次看,能保證公正。而且賬冊的內容雜亂無章,最能考驗硬記的本事。

很快,兩本厚厚的賬冊便被擺在了兩人面前,擔任裁判的士子點起了線香道:“開始吧。”

兩人便開始一頁頁翻閱,酒樓中靜得針落可聞,只聽到兩人沙沙的翻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