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星空(第2/2頁)

“如何兩全?”包拯盯著他,語調痛心道:“不要一遇到難題,就總想到犧牲小民的利益,下民易虐、神鬼難欺,大宋朝會遭報應的!”

“希仁兄說的對。”唐介激昂道:“我們這些諫官的職責,不就是為生民請命麽?是絕不會幹那種缺德事的。”說著看看包拯道:“你看這樣成麽,我倆鬥膽做個保,你先把這個案子壓下來……希仁兄也是老吏了,自然知道如何做得合理合法。等到那人承祧之後,與原來家裏沒有關系,我們便全力支持你查個水落石出,只要你確有實據,管他是天王老子,我們拼上命也把他彈劾下來!”

“包括那人?”包拯沉聲道。

“包括那人!”唐介點點頭。

“包括那人!”範縝也重重點頭。

“我現在不能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包拯又陷入了思索,良久才擡起頭道,緩緩道:“審完了今晚再說吧……”說著他站起來道:“只要真正為了社稷為了百姓,我知道該怎麽做。”

“希仁兄……”範鎮還想說話,卻被唐介攔住,望著包拯道:“既然這樣我不多說了。只說一句話,還是那句話,我與你是戰友,如果你有足夠的理由去做,我們依然並肩作戰!”

包拯重重點頭。

“希仁兄你放心。”這時候,唐介也不再勸了,改口道:“我不是那個人的走狗,如果你有證據,我願意當那個急先鋒!”

包拯又重重點頭,拍拍兩人的肩膀道:“你們的心,我明白!”

把兩人送走,包拯徹底沒了棋興,他站在府衙院中,慢慢擡起了頭,望向門外的院落上空。只見今晚無月,只有漫天燦爛的星光……

“有位哲人說過,世上有兩件事震撼心靈,思之愈頻,念之愈密,則愈覺驚嘆日新,敬畏月益。一是頭頂之天上燦爛星空,二是心中之崇高道德律令。”

“什麽人說的?”此時此地,包拯聽到這句話,分外有感覺,他輕聲重復幾遍,問道:“像是莊周的話。”

“不是華夏人,是外國人。”

“看來夷狄之中,也有賢人啊。”包拯深有感觸道:“方才的對話你都聽到了,有道是旁觀者清,仲方你說,我該何去何從?”

“我的話不客觀。”陳恪笑笑道:“你知道,我和他們家的梁子,是越結越大了。”

“你但說無妨,老夫又不是耙耳朵。”包拯笑起來,說一句川音道:“只聽你的道理,不聽你的看法。”

“說說就說說。是的,滿京城的近支宗室,明擺著那人最出尖。把太子位給了他,是何等穩當?”陳恪點點頭,正色道:“可立國儲又叫立國本,說它是一國最大的政務,也無不可。所以這個人選,必須要慎之又慎,不能搞得像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一樣。方才唐知諫說,萬世之功、一步之遙,我卻要說,操之過急了!”

“呵呵。”包拯搖搖頭道:“三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雖然立儲之議是近兩年才起來的,但朝中大臣可以說,是看著他從小長大的,對其秉性人品、才學能力,都十分了解。”

“他做過什麽,讓你們敢說這種話?”

“這……”包拯擰著胡子道:“還真沒做過什麽,不過聽其言、觀其行,應該差不了。”

“我不說‘王莽謙卑未篡時’這種傷人的話,單說紙上談兵的趙括,在沒上戰場前,除了他爹之外,可是舉國看好的!”陳恪沉聲道:“好吧,就算他表裏如一,我們來數數,他都表現出什麽優點來了。”說著屈指道:“謙虛好學,克己復禮、淡泊名利、沉默斯文……還有麽?”

“你總結的很全面。”包拯點頭道。

“你覺著大宋朝還有誰,比他做得更好?”

“官家。”包拯誠實道。

“對,因為你們根本就是拿官家做模子,來尋找下一個官家!”陳恪一針見血道。

“嗯。”包拯點頭道:“難道有什麽不對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