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熬過寒冬(第2/2頁)

這時候,錢號下了排門,開始營業了。

在店夥計的引導下,儲戶們魚貫進入,比起前幾日的浮躁,今日他們卻安靜的很。

“客官,帶齊手續了麽?”第一個儲戶靠在櫃台前,櫃員掛著職業化的微笑道。

“呵呵,帶是帶齊了,不過不取了……”儲戶搖頭道:“繼續存著吧。”

“客官。真不取了?”櫃員脆生生問道。

“不取了。”儲戶郁悶道。

“其實存著也好!”櫃員笑容燦爛道:“不光有利息,而且還安全。日後店裏肯定沒這麽忙,客官要用多少現銀,提前打聲招呼,敝店派人送到府上多方便。”說著把手續辦完,遞回了折子道:“這裏是的存折,客官請收好了。”

“哎,多謝多謝……”那儲戶把折子往懷裏一揣,怏怏走了。

這一下,極大部分的儲戶都散去了,剩下的都是要存款的。到了晚上盤點,發現今天只出去了五百貫不到的銅錢。卻回來了二十八萬兩銀子……全是昨天放出的。

“大人真是神了!”李達佩服的五體投地道:“怎麽會料到,今晚就有偷兒呢?”

“呵呵,賊的鼻子最靈了,怎麽會放過他們呢……”陳恪不會告訴他真相的……其實官匪一家,開封府的官差,是汴京城小偷的祖宗,讓他們去做點事,從來沒有折扣,何況還是去偷錢。

一晚上,汴京城的小偷,瘋狂的光顧了拆遷戶門的窩棚,第二天,這股擠兌風潮,果然就消停了。

人有時候,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逼著咱陳三公子出盤外招。

※※※

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儲戶們盡管對汴京錢號,拿自己的錢放貸頗有煩言。但讓他們自己放,又沒那個膽量;存在別家,又不甘心,只好繼續忍受汴京錢號的‘剝削’了。

往後的日子仍然磕磕絆絆,那些狗日的典當行,不甘心把高利貸降下來,卻一門心思想把汴京錢號整垮,自然出盡招數給錢號使絆子……

加上韓琦總想找錢號的麻煩,可以說,汴京錢號在最初的兩個月裏,一直是風雨飄搖,窮於應付。好在有曹家和柳家的照應,加上侯義、李全這些人的奔走,總算在官面上頂住了。

至於同業之間,依然你來我往的鬥法,但沒有官府權力的幹涉,陳恪有信心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

轉機出現在冬月底,韓琦終於頂掉了賈昌朝,一屁股坐在樞密使位子上,接替他的是成都知府、益州路轉運使、兩川兵馬提轄張方平。

聽到這消息,青神財團的哥們兒,都是如釋重負……竟然是老張啊,那可是老熟人,在成都時吃了我們多少好處?終於到了回報的時候!

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汴京錢號的日子,卻漸漸好過起來。放出去的貸款,開始有了可觀的回報;存款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更重要的是,從知道張方平取代韓琦後,京裏的大戶、商家終於消除了顧慮,放心的把富余資金交給錢號打理。

比起那些腐朽貪婪的典當行,人們有一萬個理由,選擇汴京錢號。京裏的大小商家,都願意跟這家專業且不貪婪的錢號打交道……許多人做出了,從汴京錢號貸款,還清高利貸的舉動。

總之,在嘉佑元年的冬天,這家孕育著太多希望的錢號,終於紮下了根,開始默默擴充自己的實力……

但這時候,人們也已經不再關注這家錢號與同業的鬥法,那畢竟銅臭氣重了些。現在人世間的焦點,是一樁清華之極的曠世盛典!

此時此刻,全國各地的舉子匯聚京城,準備參加轉過年就要舉行的掄才大典!

在未來,無數人將感嘆,這是宋朝歷史上無與倫比的一屆科舉。

無論是文學上還是政治上。

在文學上,這屆科舉中升起了一顆顆璀璨的恒星,無論亮度還是數量,可謂空前,亦是絕後。從今往後,大宋朝的氣象風流,就全在這一科進士的身上、筆下……

而之後一千年的文風嬗變,人們之所以能用人話寫作,也是從這一科開始的。

至於政治方面,整個宋朝之後三十年的興衰起伏,亦由這一科的進士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