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

其實陳恪很明白,自己這是在過面試關……派他出使是早就定下來的事,但是擔任什麽樣的角色,還需要相公們來考量。

既然橫豎都要出去,當然盡可能的爭取主導權,處處掣肘的滋味,可不好受。

韓琦對陳恪的應對基本滿意,還要問下去時,景陽鐘響了,他只好中止談話道:“走,上朝去。”頓一下道:“待會兒在朝堂上,你只管撒漫去說,無須顧忌。”

“遵命。”

離開值房,陳恪便與韓琦分開,人家是押班的相公,他還沒資格跟去。不過好在王珪還等著他,在朝鼓聲中,把他領到班位,又囑咐了幾句才離開。

這不是陳恪首次上朝,但之前狀元唱名,萬眾矚目,哪敢四處張望。這會兒鶴立雞群於群臣之中,不用偷瞄,就能把光景看得清清楚楚。但見此時,旭日東升,宣德門、大慶門皆已洞開,皇城司的旗校手執戈矛,護道排列,盔甲兵器光芒耀眼不容逼視。

朝鼓聲停後,兩匹披紅掛綠的朝象,被內侍牽出宣德門,在門洞兩邊站好,各把長鼻伸出挽搭成橋。此時禁鐘響起,朝官們肅衣列隊從象鼻橋下進了皇宮,不夠級別的京官則留在原地看個眼熱。

進去的官員在垂拱殿丹墀列班,伺候朝見。凈鞭三下後,文武兩班齊,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便有樞密副使出班奏報,儂智高再現之事。其實諸位大僚,幾天之前便知此事,但在早朝上提出來,是國家正式承認此事,並必然要采取對策……而對策也早由官家、諸位相公、有司官員討論妥當了。只有極為重大或爭議性很強的事件,才會拿到早朝上公開討論。

這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不然什麽事也不用幹了,光吵架就行了。

當然,大家來這兒,不是光聽結果的,有異議可以當堂提出,相關官員會做解答。若說得果然在理,改變決策也並非不可。

※※※

聽聞樞密副使的奏報,珠簾後的趙禎緩緩道:“此寇乃是心腹大患,不可不除,誰與寡人分憂?”

便有一班武將出班,請戰道:“臣願往!”“臣願為官家提此賊頭顱!”一時間群情激昂,還真看不出是演戲。

“官家明鑒,儂賊遁入之大理國,與我大宋素無邦交,亦無齟齬。”便有官員出班潑冷水道:“我等既無下文捕捉之權,貿然興兵亦有樹敵之虞,不可不慎。”

“此言也有些道理。”趙禎望向韓琦道:“樞相有何高見?”

“依微臣之見,遠交近攻,古有明訓。大理雖與我接壤,亦應在遠交之列。因為用兵西陲,勞民傷財,自古所戒。”韓琦從容應道:“然兩國既無邦交,亦無往來,其國又遠處萬裏之外,故朝廷對其國內情形,全無所知。此乃定策之大忌也。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故而微臣建議,當一面調兵遣將,陳於邊境,施壓大理,以備不測。一面派遣得力之臣,攜國書正告其國主,儂賊乃大宋之敵,勸其交出賊人,勿自取滅亡。縱使其頑固到底,亦可一探虛實。”

“愛卿所言極是。”官家點點頭道:“派何人出使,可有人選?”

“今科狀元陳恪,素有張騫之志、陳湯之勇、班固之才,可擔此重任。”

“宰相意下如何?”不知道的,還以為大宋的國政決策如兒戲一般呢。

“回官家,樞相所言極是。”富弼出列道:“微臣也贊同派陳狀元出使,但有兩點還需斟酌,一是其年資稍欠,陡然擔此重任,怕會引起大理國君臣之輕視。二是,其出使未知國度,又面對兇殘之敵,處境十分危險,還需要問一問狀元郎本人。”

“年資稍欠可以借緋,再派一老成之臣壓陣。”韓琦道:“至於其本人,已經在殿外候旨。”

“宣。”

“宣新科狀元、將作少監陳恪上殿覲見。”殿頭官唱道。

陳恪趕緊出列入殿,行禮如儀,待他站起後,官家道:“二位相公之言,狀元郎聽到了麽?”

“微臣聽得分明。”陳恪聲音洪亮道。

“狀元郎意下如何?”

“臣願往!”陳恪大聲道。

“你可要考慮清楚了。”趙禎淡淡道:“一來,按例,你即將得到賜假;二來,此行危險重重,誰也不知道,你將遇到什麽。所以愛卿可以不答應,不必有顧慮。”

“漢之陳湯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巍巍寶殿之中,陳恪聲如金石,其音繞梁道:“微臣不才,亦不願墜我宋臣志氣!”

他那勃勃而發的英氣,感染了大殿中的每個人。

“好!”趙禎的語調,不再是例行公事的溫和,拊掌道:“東華門外,以狀元名唱出者,果然是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