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奇跡之城(中)(第2/2頁)

“哦,快快道來!”楊允賢猛然擡頭道。

“這一仗,楊家是靠著宋朝人贏下來的,但說他們飲鴆止渴也不為過。”楊世鐸道:“漢人有句老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將來大理是不是姓段,還很難說。”

“你是說,宋朝人不會走了?”楊允賢沉聲道。

“肯定不走了。”楊世鐸淡淡道:“宋朝人出兵,就是為了得到我們大理,怎麽會來了又走?除非宋朝的皇帝真是菩薩轉世。”頓一下道:“而且段思廉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誰讓他已經向宋朝稱臣?”

“父親,我們也可以向宋朝稱臣。”楊義貞恍然道:“反正段家已經把大理之主的頭銜獻給了中原皇帝,我們向他們稱臣,也合情合理。”說著釋然一笑道:“本來,我們楊家就是輸給大宋,而不是輸給段家。輸給中原天朝,合情合理,有啥好丟人的?”

“唔……”這倒是個新思路,這樣一來,楊家和段家同為宋臣,再也不君臣,楊允賢也能順下這口氣。他想一想道:“宋朝會答應麽?”

“肯定會答應的。”楊世鐸頷首道:“這陣子,我搜集了宋朝對蠻番地區的統治方略,知道他們采取的是羈縻之法。”

“雞米之法?”楊義貞兩眼發直道:“你他娘的能不拽文不?”

“就是籠絡控制的意思。”楊世鐸苦笑道:“他們有時會懷柔,有時會用武力打壓,但都是一個目的,使番部處於可控的狀態。說白了,就是希望看到我們內部四分五裂,而不願看到哪一家一統江山。”

“早這麽說不就完了。”楊義貞啐他一口道:“這招不新鮮,咱也用。”

“正是如此。權衡之術,大到君王,小到諸侯,都會用到。”楊世鐸點頭道:“宋朝人很需要我們,來平衡大理的局面……不是因為段氏,而是因為高家。”

“高家?”

“嗯。”楊世鐸點點頭道:“屬下一直勸主公,高家一統烏族三十七部,實力已經超過整個白族。他們就算支持我們滅掉段家,也不過是借刀殺人,早晚還是會對我們下手的。”

“過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楊允賢煩躁的擺擺手道:“我都悔青腸子了。”

“宋朝人已經在大理數月,肯定對此十分了解了。”楊世鐸平靜道:“這次,我白族內戰,損失慘重,更加無法和烏族對抗。如果宋朝想把大理平穩的抓在手中,一定會扶持我白族的力量;如果我們能表現出誠意的話,他們非但不會再為難我們,反而會幫我們恢復實力。”頓一下道:“將來,默許我們吞並段家,也不是不可能。”

這話讓楊允賢頗為意動,尋思半晌,終於重重點頭道:“世鐸,麻煩你去一趟大理城……”

“只怕大理城沒用,得去繕闡府。”楊世鐸道。

“哦,也對。”楊允賢點點頭道:“去吧,我楊家的未來,全指望你了。”

“主公言重了。”楊世鐸忙道:“我也是楊家人,自然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看到了?”楊允賢對兒子道:“這就是你將來的靠山,要想當好這個家主,第一件事,就是尊重你世鐸叔。”

“父親。”楊義貞卻不解道:“我當家主,你幹什麽?”

“哈哈哈,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楊允賢大笑起來,笑聲中卻充滿淒涼道:“傻孩子,你覺著,我還能活著麽?”

“為什麽不能活?”楊義貞發現楊世鐸的臉上,正流下兩行清淚,方知道父親不是在開玩笑,吃驚道:“不是說,向宋朝投降就沒事了麽?”

“宋朝不追究我們,我們就沒事了麽?”楊允賢苦笑道:“起兵以來,族人死傷慘重,族中多年積蓄更是為之一空,卻是一無所獲。那些死了兒郎的家庭不恨咱們楊家?那些因為窮困而饑寒交迫的人家,不恨咱們楊家?”說著長嘆一聲道:“我若不以死謝罪,楊家就失了人心,失了人心,就離敗亡不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