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奇跡之城(下)(第2/2頁)

※※※

蘇頌和沈括兩個隨軍出征,一路勘探水道,探討施工方案,等到了東川,已經拿出了一個成熟的計劃。但陳恪馬上給他們新的任務——為未來的東川城作設計規劃。

“東川不只是我大宋的軍營,也不只是未來的礦業中心、錢業中心,更是向大理人展示我大宋強大實力、偉大文明的舞台。”對這座城市的期許,陳恪如是說道:“要讓這座城市,有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吸引大理人、大宋人、乃至交趾、暹羅、緬甸人來這裏生活。不只是因為銅礦、銀礦,而是因為這座城市本身!”

世上最好大喜功的有兩種人,一是狂妄的政客,一是瘋狂的科學家,當這兩種人湊齊後,就是眼前這幅景象了。

首先是城市地點的選擇,陳恪的要求十分苛刻,他認為城市地點的選擇,首先要以居民的健康為重。

沈括和蘇頌便按照他的要求,給出了具體的擇址條件——那裏應當是高地,無霧無霜,氣候要溫和,不冷也不熱。此外,還要避免在沼澤地的附近。因為早晨太陽升起時微風吹過城市,如果微風帶來的霧靄混合了沼澤地的霧靄,沼澤地生物的有毒氣息就會漂浮到居民的身上,長時間必然引發疫病。這一點,在大理可謂至關重要,因為這個年代的雲南,到處是充滿瘴氣、滋生瘧痢的濕地。

除此之外,選址還應當考慮安全性、交通便利、城市空間等因素。

這就是當初宋人選址,令高升泰抓狂的原因——條件實在太苛刻了。

千挑萬選之後,最終選定了這處位於繕闡府北的臨江壩子上,建築未來的東川城。

選址之後,是具體的城市規劃。按照蘇頌和沈括的理解,無非就是城墻的設計、城區的劃分和道路的安排。但陳恪著重提出,城內的衛生條件也至關重要,為此他給出三點要求,不受汙染的輸水道,通暢的排水道和足夠的公共浴池和廁所。

為了讓未來的東川城符合要求,陳恪也親自加入了設計者的行列,經過十幾天的激烈討論,今日終於定稿了。

如今展現在宋端平和楊世鐸面前的,是一個立體的城市設計。除了他們慣常概念中的街道、街區、河道、廣場設計外,還有架設在空中的高架引水渠……這是城市建設在高地,必須付出的成本。而大宋境內的城市,為了取水方便,大都建在低處,各種弊病也由此而生。

北盤江的水,通過高架的引水渠,引水進城後,將儲藏在蓄水塔中。沉澱之後,通過葉脈般的溝渠分配給各個街區的公廁、澡堂和住戶中。

排水道則在地下,同樣如葉脈一般,主排水道竟高達一丈,除了排汙還有泄洪的功效。

在這些令人無比震撼的設計基礎上,才是他們所熟悉的道路、街巷、運河、府衙、市場、兵營、學堂等設計……

※※※

“怎麽樣,有什麽意見盡管提。”待兩人看完圖紙之後,陳恪笑問道。

“太太……太震撼了。”楊世鐸都震撼的說不利索話了,大宋朝的手筆,已經超過他想象了:“我太太……太希望看到這座城市建起來的樣子了。”

“成本,你考慮過成本了麽?”宋端平卻冷靜道:“要營建這樣一座城市,需要多少木料、多少石材,多少人力、多少時間?”言外之意,未免也太好大喜功了吧。

“花費不了太多。”陳恪笑道:“就我手裏這四萬兵,一個冬天,明年開春就能看到這座城市的雛形。”

“怎麽可能那麽快?”宋端平不信道。

“不信咱麽打賭。”陳恪笑望著自己兒時的夥伴道。

“打賭就打賭!”宋端平笑道:“我倒要看看這究竟是座奇跡之城,還是牛皮之城!”